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引子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2192更新時間:2019-03-10 07:33:48
暮春三月,正是眾芳竟豔、綠意盎然的時節。然而,居住在長安皇城周邊的人們一覺醒來,卻驚奇地現,皇城西南隅丁字街口的那棵樹齡已達百年的獨柳樹竟葉落枝枯,眼見是難活了。 自從兩年前朝廷收複兩京,這棵獨柳樹所在的巷口就被辟做了刑場,專門用來處決長安淪陷時附逆的朝廷官員。兩年裏,三百多名投降叛軍,出任偽職的文武大臣被腰斬於獨柳樹下。“這些人死後魂魄不散,盡附著於獨柳樹的樹幹枝葉之間,以致此樹陰氣過盛,遂致枝葉凋零。”大慈恩寺的淨初長老奉旨於獨柳巷口主持了一連三日的水6****後,當麵向皇帝做出了以上的稟奏。 次日,大明宮中便傳出一道恩旨,赦免所有附逆被決人犯家屬的死罪,於其族眾中廣征童男童女入宮為宦者、宮人,以代贖其罪。 恩旨頒下的同時,關於獨柳枯萎有何預兆,兩種截然不同,但都頗有幾分服力的民間傳言也逐漸在長安城的各坊市間流散開來: 朱雀大街以東貴宦聚居的諸坊裏流傳的版本稱,獨柳樹是當年太宗為遣送宜安公主和親吐蕃而親手栽植,至今已有百年,算得是長安城中之舊木。舊木既死,必有新樹重生,正與長安城之失而複得相合,喻示朝廷將一舉平定叛亂,再造中興。 而城西平民戶的宅牆內,一家人長夜圍坐在一處,津津樂道的卻是另一個版本:楊柳自古並生共存。楊氏一門把持朝綱多年,黨同伐異,窮奢極侈,最終招致叛亂,引火****。鑾駕回京後,楊氏唯一之殘孽--太子妃楊氏也被驅逐出宮,飲恨而亡,獨柳枯萎之日正值楊氏死訊報入長安之時,喻示著朝中奸臣盡除,百姓們從此便可過上安寧祥和的日子。 盡管無論貴賤、貧富,人人都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把獨柳樹的枯死當做是一種吉兆而笑逐顏開、歡欣鼓舞,可是,自從獨柳樹原因不明地枯死以後,大明宮紫宸殿中的皇帝卻身染沉屙,一病不起。出身於與楊氏結有世仇的張氏一門的皇後乘機把持了朝政,處心積慮地要把與楊氏一族淵源頗深的太子逐出東宮,兩人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 大河兩岸的硝煙尚未盡散,身軀龐大的帝國難道又將深陷宮廷內鬥的泥潭無力自拔了嗎?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