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禍起蕭牆(一)(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6284更新時間:2019-03-10 07:34:05

    ps 奉上今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然而,令身在千裏之外的林樹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是,幾乎在他們隘口遇襲的同時,睦王被他的叔叔,昔日的穎王,如今的江陵王李舒強行留置在江陵城內的消息就傳回了長安朝中。隻是由於接到這個消息後,朝堂之上起了激烈的爭執,才耽擱了向林樹為的西路使團傳達消息,使得他們至今仍如坐針氈、坐臥不安。

    同遠在千裏之外的林樹差相仿佛,大明宮裏的皇帝近幾也處於左右為難的困境之中。

    以中書令、晉國公李進忠為的大多數朝臣聞知睦王被原因不明的留置在江陵城之後,都主張立即調兵圍剿江陵城,逼迫李舒交還睦王,同時,將李舒的母親麗太妃和妹妹長寧公主收監拘押充做人質,停罷與吐蕃的和親之議。

    而以柳毅為的少數幾名大臣則堅持認為江陵王把睦王留在江陵城,不過是出於兄妹親情的考慮,想以此奉勸皇帝收回遠嫁長寧公主的詔命,叛心未露,反跡未明,如果此時朝廷貿然派兵征討,一則極易逼反江陵王,二則於睦王的性命安危不利。因此,他們主張充分利用江陵王的生母和胞妹都在朝廷掌控之下的有利條件,恩威並施,以撫為主,派重臣前往江陵遊、誘使江陵王主動放睦王南行,以完成修好吐蕃,安定南方的使命,使朝廷能夠騰出更多的兵力全力平叛。

    憑心而論,皇帝以為柳毅等人的分析更接近於實際。江陵王頗具軍事才幹,這一點無可置疑。自從兩年前先帝任他為下兵馬元帥,率軍成功收複東都以來,在他主持下,北討叛軍。南抗吐蕃,雖未取得過大捷,也使得朝廷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形勢下,在南北兩個戰場上均與對手拉鋸相持。堪堪戰了個平手。

    然而,正是由於李舒掌過軍、打過仗的原因,他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以他目前的實力想要扯旗造反,無異於以卵擊石:漫他僅有二百戶的食邑,麾下甘受其驅使的兵士不足兩千。即就江陵所處的地理位置來,東南西北四麵均有各道節度使的重兵把守,隻要長安城中傳下一紙詔命,四路並進,官軍不出一個對時就可拿下江陵城。以李舒的頭腦分析,在這樣的形勢下,他斷不致做出公然與朝廷作對這樣的蠢事。

    那麽剩下的可能性就隻有一個:他想以軟禁睦王來勸諫自己,停罷與吐蕃的和議,或者至少拖延長寧公主遠嫁外藩的時日?不對,以江陵王目前的處境而言。他似乎更應該安分守已地做好他的藩王才是,犯不著鹵莽地以軟禁皇長子、朝廷欽命的和親大使這種方式來要脅朝廷,那樣隻會引來朝廷對他的猜疑,有百害而無一利。

    如果連這種可能性也可排除的話,李舒這麽做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皇帝屏退眾人,把自己關在延英殿裏,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翻來覆去地想著江陵王留置睦王的各種可能性,直至太陽落山,也沒琢磨出個頭緒來。

    吳孝忠和王保兒兩人一前一後囁手囁腳走了進來。今兒謝良臣被李進忠喚去商議清理宮務的善後事宜。隻得由吳孝忠臨時頂班跟著皇帝侍候。他才入宮當差不久,對大明宮裏的諸種規矩還不甚熟悉,走至皇帝麵前,躬身回道:“啟稟萬歲。南內的太妃娘娘派人過來求見,現在殿外候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