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八章 是耶非耶(三)(求訂求推)(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6754更新時間:2019-03-10 07:34:10

    來興兒聽他言語間對自己已然改了稱呼,不再口稱睦王殿下,心下不免一驚,穩了穩心神,躬身還禮道:“有勞上師久等了。臨行前能再次聆聽上師教誨,子深感榮幸。”

    貢布上師向山門外平地上放置著的幾張石凳指了指,道:“時間緊迫,貧僧就不請施主進寺吃茶了,咱們就在此處話吧。”

    來興兒、納玉隨貢布上師走至石凳前坐下,央宗侍立在貢布上師身後。貢布上師目視納玉,問道:“姑娘可是要與施主一道趕往江陵去見江陵王?”

    來興兒經貢布上師一提醒,才恍然想起納玉帶他是從邏些城的東門出的城,而非來時的北門。

    納玉隻點了點頭,沒有話。

    “貧僧看姑娘悲傷之情暗結於心、肅殺之氣充溢於表,江陵如今已成險地,姑娘和施主此行恐怕凶多吉少。奉勸姑娘不妨改弦易轍,還是徑返長安去吧。”

    來興兒坐在一旁聽得糊塗,不禁向納玉問道:“姑娘去見江陵王作甚?”

    納玉仍是一言不。

    貢布上師見此情形,長歎一聲,對來興兒道:“原來施主對個中情由還不甚了然。貧僧自幼承昆陽公主教導,唯願吐蕃與中土上邦之間能早日化幹戈為玉帛,永結秦晉之好,怎奈不遂人願,變故頻生。先是睦王被其叔父江陵王軟禁於江陵城,至今下落不明,繼而和親長公主母女雙雙辭世,和親之事眼看要化作泡影。貧僧縱有意力促兩國結親修好,麵臨如此形勢,也深感智窮力竭、回乏術。更有甚者,和親一旦不成,吐蕃朝中主戰一派必定卷土重來,力勸讚普對中土用兵,戰端一開。生靈塗炭,兩敗俱傷,則大禍不遠矣。於今之計,隻有請兩位返回長安。服上邦皇帝堅守信義,另擇和親公主與讚普早成大婚,方能力保南域安寧。貧僧雖不知姑娘與已故的和親長公主有何淵源,但望姑娘能以國事為重,暫時擱置下個人恩怨。早回長安才是。”

    來興兒聽罷貢布上師的這番話,頓覺羞愧難當:原來貢布上師早就知道他是假冒的睦王。他麵色通紅地站起身,衝貢布上師深施一禮,道:“事出無奈,對上師有所欺瞞,子來興兒向上師賠罪了。”

    貢布上師見納玉尚在猶豫不定,遂朝來興兒擺擺手,示意他坐下,緩緩道:“農歌驛初次相見時,貧僧已瞧出施主並非睦王本人。待進入邏些城後。貧僧得到線報,知道了睦王被江陵王軟禁的消息,當時頗擔心施主和使團一行的安危、成敗,於是貧僧一麵壓下從江陵傳來的消息不報,同時托多措大人在使團晉見時暗中照應,助你們完成使命。出乎貧僧意料的是,施主年紀雖輕,聰明睿智、臨機應變,遠非常人可比,兼以這位姑娘緊要時刻出手相助。竟是無需多措出手,就功德圓滿,達成了使命。想來中土禮儀文明之邦,果然是人才倍出啊。”

    沉默良久的納玉忽然開口問道:“您身為吐蕃國師。為何要冒險幫助使團完成使命呢,難道僅僅因為昆陽公主的緣故嗎?”

    “沒有昆陽公主,貢布就不會從一個宦者變成一國的上師。”貢布上師肅然答道,“姑娘以為貢布隻是在幫助你們嗎?我這麽做,其實是在盡力避免使吐蕃陷入動蕩不安的輪回之中而已。赤德讚普賢明寬厚,卻體弱多病。至今尚無子嗣,如果一味窮兵黷武,不消十年,就將使國力消耗殆盡,到時讚普倘有不測,後繼無人,內亂必生,便會有覆國之難哪。因此,與中土和親修好,休養生息,恢複國力,才是吐蕃現在應走的正道。貧僧既為一國的國師,當然要為黎民蒼生著想,豈會僅憑個人的恩怨施惠於人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