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三章 梅花鎮紙(四)(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7430更新時間:2019-03-10 07:34:13

    於承恩起身繞過書案,緊緊抱住來興兒的雙肩,顫聲叫道:“賢侄啊,沒想到咱們爺倆今日在此地相逢,你們母子這幾年受苦了!”

    廳內其餘眾人見他二人意外相認,又驚又喜。項知非率先走過去,含笑勸道:“大人與兄弟叔侄相逢,是件喜事,何妨坐下從容敘過往,也使我等有幸聆聽到一段佳話。”

    出乎他意料的是,於承恩放手鬆開來興兒,竟對眾人下起了逐客令:“咱家與來興兒侄兒所俱屬個人相交私事,與朝政無涉,就不耽擱幾位的時間了。唐姐也請暫到後廳看茶歇息,一個時辰後,咱家便送你二人啟程返京。”

    廳中諸人心中雖不情願,卻不敢違背於承恩的意思,紛紛起身,退出了正廳。

    待眾人告辭離開後,於承恩方將來興兒拉至一旁坐下,不無感慨地道:“不瞞賢侄,這方鎮紙乃是五年前我奉旨巡檢諸行宮時,與令堂邂逅於九成宮中,令堂親手贈予我的。當時,你父來慎行因附逆被腰斬於長安皇城獨柳樹下,令堂受夫君所累,被罰入九成宮為奴。她與我邂逅時正身染重病,卻仍被強令苦役勞作,不得將息,也許是感到自己來日無多的原因吧,便將隨身帶著的這方鎮紙送與了我……”

    來興兒聽到此處,已是心神大震。這意外聽來的關於母親下落的音訊固然能夠令他從近些日子以來一直壓在心頭的沮喪和失落情緒中擺脫出來,重新窺探到一絲希望,同時卻也使他感到無所適從。一刹那,芙蓉和李進忠或明或暗曾對他起的母親的下落相繼在腦海掠過,與於承恩所的相互交織在一起,來興兒完全難以辨別真偽。

    “大人和家慈相識?”來興兒努力讓自己燒得滾燙的腦袋冷靜下來,試探著問道。

    “我與賢侄僅有兩麵之緣,也難怪賢侄對此會心存疑問。”於承恩點點頭,對來興兒隱含質疑的問話表示理解,“此事來話長。還要從先帝爺登基前在東宮做太子時講起:先帝爺當年頗喜結交文人雅士,相互間詩文唱和,留下了許多風流佳話,即如前中書令。如今擔任先帝爺山陵使的裴百藥,就是年輕時憑借著寫的一手好詩文,為先帝爺所激賞,被一路擢拔至相位的。你父親來慎行也是先帝爺當年眾多文友中的一位,而且是前途最被人看好的一位。

    因為。你父親不僅是張氏三相之一的張去奢座下最得意的弟子,而且也頗受楊氏兄妹的器重。張、楊兩個當世的豪門代有仇怨、勢不兩立,而你父親偏偏能同時與雙方交好,其中是否另有隱情,至今還是個未解之謎。

    皇帝柄國,最重朝臣間的製衡之道,即便是在為太子擇選嬪妃時也不例外,當年東宮嬪妃中就既有張門的大姐,也有與楊門沾親帶故的當今皇上的生母。由於你父親異常罕見地能為張、楊兩個豪門同時接受,自然是先帝爺傾心結交的重點人選。我當時在東宮執掌內坊。常常奉先帝之命往來於貴府和東宮之間,對貴府中的上下人等皆十分熟悉,與令堂相識,又有何怪哉?”

    “大人,您在九成宮見到我母親時,她生得什麽病,要緊麽?她現在是否還在九成宮中?”來興兒回想起年幼時家中常常來訪的客人中確曾有兩三位宦者,隻是不敢確認其中是否就有於承恩,饒是如此,他對於承恩的話不由得也相信了幾分。焦急地尋問起母親的下落來。

    “五年前巡檢過各處離宮,我便到河中軍中出任監軍,從此便失去了令堂的音訊。”於承恩認真回憶著五年前兩人邂逅時的情景,道。“當時有許多人在場,由於我和令堂身份有別,彼此間隻是匆匆了幾句話,她把這方鎮紙塞在我手裏,便被吆喝著離開了,倒沒來得及問她生的什麽病。不過現在想來。她把這方鎮紙交付與我,很可能是想托我轉交給你的。”

    “那麽,在您看來,家慈會不會離開九成宮,被迫流落到更遠的地方去,比如遼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