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八章 神鶴軍魂(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6868更新時間:2019-03-10 07:34:41

    (求訂閱,求月票)如此看來,皇帝父子對自己過的話句句都並非虛言支應啊!

    受此激勵,湯寬抖擻起精神,一經蒞任,便全力以赴地重新組建起了隸屬於團練使轄下的涇州府軍,作為可以服從自己隨時調用的軍隊,一來能夠用來守城備戰,二來也為自己先行組建了一支足可保護他一家安全的私人衛隊。

    你還別,湯寬這新官上任一把火燒將起來,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項知非不知是出於什麽樣的考慮,在湯寬組建起二千人的涇州府軍後不久,就向湯寬提出,將涇州的城防重任移交給湯寬,他則和王懷貞分統兩路神鶴軍,靠前駐守,以防吐蕃一旦大舉入侵,直接威脅到涇州城防的安危。

    項知非代於承恩統轄西疆諸道軍務,湯寬初來乍到,不便違拗他的意思。於是,項知非率一萬五千軍士到涇州西北約一百裏的鎮原駐紮,扼守住了吐蕃人向涇州進犯的北路;而王懷貞則率兩萬軍士到距涇州三百裏開外的河州駐紮,以防止吐蕃自南路向涇州起攻擊。湯寬剛率領著他剛剛組建起的涇州府軍居中擔負起了聯係兩路大軍,向朝廷隨時報告西疆軍情動向的重任。

    吐蕃人遲早會越過兩國邊界,對河隴、涇原一帶展開進攻的。這一點即連生活在西疆的尋常百姓都能看得出來。因此,盡管朝廷與吐蕃剛剛簽定了停戰協議,可項知非、湯寬等一幹駐守西疆的軍政大員仍沒有放鬆對吐蕃軍隊,尤其是號稱常勝軍的十萬“蠍軍”動向的偵測。

    當派出的幾路斥候先後報來的消息都吐蕃大將軍納悉摩親自率領十萬“蠍軍”北上,移駐兩國邊界時,湯寬就抑製不住心中的恐慌,急於起草奏章,懇請朝廷繼續向西疆增兵調糧,以備不測。可奏章才擬了一半,湯寬又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筆。他想到先前於承恩在時,正是因為不斷地上章請求朝廷允準神鶴軍擴充兵員才引來皇帝對他的猜疑。如今,代替於承恩統轄西疆軍務的是神鶴軍中的二號人物項知非,他不向朝廷要兵要晌,反倒是自己這位才蒞任不久的涇州刺史急於要朝廷向西疆增兵,遠在幾百裏之外長安城中的皇帝和睦王會不會據此認為,自己與項知非等人沆瀣一氣,借口防範吐蕃入侵而試圖擁兵自重呀。一旦有了這個顧慮,湯寬隨即打消了單獨上奏朝廷的念頭:寧可冒些風險,也絕不可因一時衝動和恐慌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喪失皇帝和睦王對自己的信任。

    然而,納悉摩親率十萬““蠍軍”一俟抵達兩國邊界,不待中土邊軍做出反應,即兵分南北兩路,於一夜之間,接連突破多處邊境線,相繼攻占了涼、伊、西、瓜、沙五座州城,切斷了隴右重鎮鄯州與後方的聯係,兵鋒直指湯寬所在的涇州。

    麵對著洶洶而來的吐蕃軍隊,項知非、王懷貞等久經戰陣的大將也沉不住氣了。他們一麵將五座州城接連被吐蕃攻克的消息用六百裏加急往長安,奏報給朝廷,一麵給涇州城中的湯寬下達命令,要求他在加固涇州城防的同時,每隔四個時辰就要向鎮原和河州傳遞一次長安朝中的訊息,以便他們能夠及時按照朝廷的指示俟機對吐蕃軍隊展開反擊,收複被他們攻占的城池。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緊急出的多份軍報和奏章猶如石沉大海,五過去了,朝廷竟連一個字的指示都未向駐守西疆的幾位軍政大員們下達過。

    未得朝廷的軍令,兼之出於保存神鶴軍實力的考慮,項知非和王懷貞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屯兵原地、固守待戰的策略,從而失去了趁吐蕃“蠍軍”立腳未穩,展開反擊的寶貴戰機,也在客觀上造成了駱元奇麾下的五千神鶴軍隨同鄯州城的陷落而遭遇到了全軍覆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