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章 同仇敵愾(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5148更新時間:2019-03-10 07:34:45

    老祭酒撚髯點頭道:“娃兒你論起聰明、機智來,絲毫不遜於乃父當年啊。事情的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你父親酒醒後回至家中,聽家人轉達了老先帝爺的這道口諭,便急忙召集家人,想西出安遠門,去追趕西遷的鑾駕,怎奈當時長安已被危不全叛軍攻破,兼之你父親一場宿醉過後突瘧疾,身體虛弱,耐受不得遠途跋涉,當時據是你母親做主,一家人就留在了長安城中。”

    來興兒聽老祭酒提到自己的母親,聯想起母親一旦得知自己被選為張皇後的眼線,調入東宮,即下定決心以自盡的方式為自己免除受人脅迫的後顧之憂,當時麵臨叛軍破城而入,父親抱病在床的危急形勢,母親還真有做出此決斷的膽識和魄力。他猶在追憶著母親,就聽老祭酒接著道:“果然,叛軍入城之後,為盡快穩定住長安城中的人心,開始遍尋尚滯留在長安城中的朝廷大臣,許諾他們以高官厚祿,逼勸他們出任偽職,你父親才名滿下,自是叛軍意圖網羅的重要人物。叛軍強行將你父親從家中帶走,逼迫他接受了禮部尚書的冊命,從此以後,你父親頭上就戴上了叛臣的帽子。

    然而,你父親卻並不像世人傳的那樣,是真心投靠叛軍。他在叛軍占領長安的那段日子裏,起先稱病不出,繼而仿效起三國時的徐庶來,不替叛軍奉獻一策一計,當先帝率軍對長安叛軍動反攻之時,你父親和其他兩位被迫出任偽職學士暗中計議,為官軍送去了叛軍在長安城中詳細的兵力部署,可以在當年收複長安的香積寺一役中,你父親等三人充當了官軍在長安城中的內應,可是身降心未將。

    盡管如此,先帝率軍收複長安以後,對長安淪陷時屈身事敵的朝中大臣切齒痛恨,連頒三道嚴旨,凡接受過危不全冊命的官員,不問情由,一律問斬。

    當時,老夫跟隨老先帝爺從蜀地回京之時,老先帝爺已被先皇奉為太上皇,地位雖尊,但手中權柄盡失,無法為你父親脫罪。

    老夫出於同僚情誼,曾三次上書懇請先帝饒過你父親等三人的性命。先帝與你父親相交莫逆,聞知你父親等三人暗中相助官軍收複長安的實情後,一度曾打算保下你父親等三人的性命來,無奈彼時朝內外物議沸騰,人人皆視附逆叛臣如同殺父之死仇,你父親又確曾接受過叛軍冊命,身居禮部尚書之顯位,如饒過你父親不死,勢必在朝中上下激起軒然大波,兼之先帝爺又頗為憂心世人指他像其父一樣心慈手軟,以至招來滅頂之災,故而忍痛下旨,將你父親等三人與一幹叛臣一道押赴獨柳樹下,處以極刑,以平息眾人的非議。

    你父親被斬之後,先帝終覺心中有愧,便密傳口諭詔準了老夫所請,在這國子監偏僻的院內為三位先朝的翰林學士立下墓碑,碑上但書姓命,不列官職,以略盡君臣之誼。”

    來興兒聽罷老祭酒講述的關於父親的往事,忍不住兩行熱淚撲簌簌順著臉頰淌落下來:自他十歲入宮之時起,這麽多年來,他一直默默地忍受著別人的惡語相加,頂著頂叛臣之後的帽子在人前人後抬不起頭來,有多少個夜晚,他想起自己的身世,每每以淚洗麵,徹夜未眠,以至常懷遁世之心。直至長安再一次被吐蕃人攻陷的當晚,置身於皇城外一隅國子監內這座不起眼的院之內,聽白蒼蒼的老祭酒娓娓述當年父親附逆的真相,來興兒怎能不傷慟於心,乎於外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