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一章 堂而皇之(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5628更新時間:2019-03-10 07:34:54

    (月末求訂閱、求月票)皇帝既然提出了派人聯絡潛伏於隴右監草原之中的神鶴軍殘部,伺機破壞吐蕃人的戰馬和草料補給基地,從而大大降低長安所受到的威脅這麽一種大膽且頗具吸引力的想法,於承恩當即向皇帝提出建議,由擬任神鶴軍兵馬指揮使的來興兒帶領一隊精幹的人馬擔當起這項重任。

    對此,於承恩給出的理由很充分:來興兒在收複長安一役中立下了大功,不僅親手殺死了有萬人敵之勇的逆張諒,更憑借尋常人難以想到的擂鼓退敵之法,擾亂了吐蕃的軍心,為長安的順利光複立下了汗馬功勞,從他的種種表現來,他具備完成這項艱巨使命的能力。加之,皇帝既然有心任他為神鶴軍兵馬指揮使,以來興兒年紀,恐怕難以服眾,須得令他做出一番足以服眾的功業來,才堪當此任。

    鑒於以上兩點,於承恩認為,無論於公於私,來興兒都是朝廷派往涼州的最佳人選。

    經於承恩如此一,皇帝的心思也開始變得活絡起來:他雖然於內心深處頗願來興兒留在身邊,能夠成為自己足可對他信賴的親信重臣,而不願放他到西疆冒險,但一來遍查滿朝文武,的確找不出一位像來興兒這樣智勇雙全、堪當重任的合適人選,二來一想到來興兒此行到涼州一旦獲得成功,則長安庶幾無憂矣,皇帝就傾向於讚同於承恩的倡言了。

    “啟兒,這來興兒曾奉旨扮做你出使過吐蕃,起來也算和你有些緣分,依你看,朕若派他深入涼州草原,能有幾分勝算哪?”皇帝不欲直接詔準於承恩的建言,有意征詢睦王李啟的意見。

    李啟最近一段時間頗覺得氣堵:昔日危不全叛軍攻進長安之時,自己的爺爺於緊隨其父西遷的半途,臨危受命,高高舉起勤王平叛的大旗,不僅收複了長安,而且順勢登極做了皇帝;而今,長安雖遭吐蕃攻占,父皇被逼得棄城東奔,若論情形,與數年前並無太大不同,但他這位堂堂的皇長子,剛剛受命掌軍的下兵馬大元帥,非但沒有在此危局之下,被皇帝順勢立為太子,而且在自長安淪陷至收複的整個過程中,寸功未立,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夢遊似地到蒲州前敵轉了一遭,與傅奕爭搶兵權未果,便隨著皇帝返回了長安。

    與他自己這般窩囊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興兒這個昔日冒牌兒的睦王卻屢建奇功,深得父皇賞識。這如何能叫李啟不起妒忌之心呢?

    “父皇,兒臣與來興兒僅有過數麵之緣,對其才略所知不多。但兒臣想,當長安被吐蕃攻占之時,換做是朝中任何一員大將,恐怕也未必能如來興兒這樣,手認張諒,出奇製勝吧?由此,兒臣雖尚無法確切地答複父皇方才的問詢,但反觀之,除了來興兒,兒臣著實還想不出朝中有誰能夠擔此重任。”

    李啟回答得滴水不露,即連身旁的於承恩聽了,也不禁暗暗豎指稱讚。

    “可來興兒畢竟才十六歲呀,連成丁的年紀尚且未到,派他前往涼州,會不會被吐蕃視我朝中無人哪。”皇帝輕飄飄地一句話,又將包括李啟、於承恩在內的滿朝文武盡皆歸為了無用之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