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五章 查庫的名義(1/2)

作者:叨狼字數:4320更新時間:2021-01-16 19:31:11

    關於糧食方麵的問題,確實是不好解決的。

    而對於這方麵的事情,陳明洛在重生之前的黨校講師生涯中,也多少研究過一些,因此在同父親談起這方麵的話題,並不會感到陌生。

    由於戶口製度造成的城鄉隔離,農業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行業,雖說每年有四億多五億噸的糧食產量,可是平均到人頭,產值還不到一千元,但這卻是在沒有其它收入時,農民年收入的一個大頭,同時糧食市場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從八十年代初開放糧食市場以後,國營糧站形成的壟斷格局被打破,糧食相對自由地在市場流動,農民和市民都得到了一定的好處,這對農民的現金收入逐年增加有著現實的意義。

    陳明洛記得有一陣子政府方麵表示,國內的糧食儲備可以供國人吃兩年,後來卻發現糧食係統有兩千億元的虧空,糧食儲備幾近空虛,當初放出來的大話真正變成了一個笑話。

    惱火之餘,政府方麵就搞起糧食係統改革,試圖重新恢複糧食係統舊有的壟斷地位,再搞統購統銷那一套,比如規定長途調運糧食必須通過國家糧站等等。

    本來糧食係統由於態度惡劣、壓級壓價、收購糧食後不給錢而給白條,深受農民的痛恨,而私人糧食販子由於競爭的因素,會相對公平一些,出價總是高於國家糧站,更主要的是給現金,對農民增加收入少受氣有著實際意義。

    再加上貪汙、**,糧食係統在隨後的三年裏進入了實際破產階段,地方糧站已經紛紛準備解散。由於這項改革,糧食係統又起死回生,重新獲得了壟斷地位,但是這種改革治標不治本,經過三年多的回光返照,最後不得不重新放開糧食市場。

    這麽一番折騰下來,糧食係統的虧損累計達七千億元之多。

    不光是糧食,棉花、蠶繭等農產品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都曾有過國營和私營企業的價格大戰,重新壟斷市場的改革,雖然暫時消滅了這種現象,但最吃虧的卻是農民。

    按照官方的統計數字,經過這一番折騰之後,農民年收入的增長率立即大幅度下降到百分之二,原本活躍的農村經濟受到了最直接的打擊,這卻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結果。

    陳通達經過同蕭名學的一番商量之後,認為必須把這件事情給搞清楚,看看明陽市的糧食係統究竟有多少問題,各糧庫裏麵究竟有多少虧空?如果不能查明這件事情,蕭名學連睡覺都睡不安穩,天知道蔡係人馬什麽時候就會跳出來反咬自己一口,讓他再也翻不過身來?

    “如今你蕭伯伯不在,我的目標又比較小,此時動手開展秘密調查是最為合適的,隻是我考慮了集中方案,都無法做到不動聲色,可是一旦驚擾了對方,事情就不容易辦了。”陳通達有些憂慮地對兒子說了自己的擔心。

    “也不是沒有辦法的——”陳明洛雖然沒有特意地考慮此事,但是談到采取什麽手段來對付糧庫的蛀蟲,他還是胸有成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