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章 送溫暖(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098更新時間:2021-01-07 12:44:00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到了元旦,從這一日起,大明正式進入崇禎時代,和過去的啟徹底告別。

    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是大朝會,哪怕再怠政的皇帝,這三個朝會也不會罷朝。

    寅時一刻,朱由檢便醒來,洗漱之後,在太監的侍候下穿戴盛裝。不再是平日裏常穿的團龍袍,而是隻有大朝會才穿的正裝禮服--冕服。

    禮服又是由上衣和下裳(裙子)組成的。上衣采用青黑色,象征;下裳黃赤色,象征地。上衣下裳各秀有六道章紋,分別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等1種圖案。

    頭上也不再戴平常的通冠,而是正式的冕冠!圓筒式的帽卷上麵,覆蓋一塊木製的冕板,冕板前圓後方,象征圓地方;冕板上麵塗青黑色,下麵塗黃赤色,象征玄地黃;用五彩的絲繩把玉珠串起來,掛在冕板的前後,象征歲月流轉;用絲棉做成球飾,垂掛在耳邊,提醒君王不能聽信讒言。冕冠戴在頭上時要前低後高,象征大明子對百姓的關懷。

    總而言之,這是一套非常複古的服飾,隻有在祭祀,大朝,登基這種非常正式的場合的時候才會穿。

    好容易穿戴好冕服,差不多快到卯時,朱由檢簡單吃過一些點心,然後乘坐上龍攆,在太監、大漢將軍們的簇擁下,向著皇極殿而去。

    皇帝辛苦,而大臣們更加辛苦,起的更早。早在醜時二刻(淩晨點左右),文武大臣們便紛紛到了午門外,一個個打著哈欠困得很。

    內閣六部三寺兩院的大佬們可以到廊道兩側的班房坐等,烤著炭爐驅寒,喝著香茗解乏。品級低的官員們比如那些七品禦史們,可就沒有這待遇,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搓著手苦捱,相互抱團取暖。

    足足等到了卯時,五鳳樓上鍾鼓敲響,午門緩緩打開,嗯,開的不是正門,而是正門左右的兩道城門,左掖門右掖門。文左武右,按照品級次序分別從掖門進入了皇宮。

    大朝隻是禮儀性的朝會,不會討論具體的事物,三呼萬歲後,群臣各自上表,給皇帝拜年,朝堂上其樂融融,和諧萬分,然後朱由檢賞賜大臣們每人一摞印刷精美的寶鈔,大朝便告一段落,大明便告別了啟正式進入崇禎時代。

    按照慣例,早朝後皇帝會賞賜禦膳,朱由檢大手一揮,國事艱難,一切從簡,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現在的朱由檢不缺銀子,也不是他氣,可就是不願把銀子花在這些官員們身上。

    回到乾清宮,脫掉冗繁的冕服,換上日常的團龍袍,頓覺一身輕鬆。命禦膳房送上禦膳簡單吃過,朱由檢便起駕前往西苑,去慰問他的禁衛新軍將士,給他給予厚望的禁衛軍送溫暖。

    西苑教場,萬餘新軍士兵穿著嶄新的紅襖軍服,列著整齊的隊伍,滿懷期待的等待著他們的君王。

    一日三餐管飽,隔三差五有肉,這樣的日子,這些來自貧苦農村的壯丁們平日裏連想都不敢想。當穿上嶄新暖和的紅色鴛鴦戰襖時,很多士兵哭的泣不成聲。可憐見的,他們很多人活了二三十年,從來沒有穿過新衣。很多貧困的家庭就一件棉衣,每到冬,除了不得不出門穿一下,一家人都窩在炕上抱團挨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