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章 宗室製度改革(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710更新時間:2021-01-16 00:29:24

    一億一千八百萬石祿米,這個數字是如此龐大,殿中的所有官員都震驚了。

    “這怎麽可能?”有官員脫口說道。

    是啊,怎麽可能?畢竟現在國庫一年收入也才三百萬兩白銀,外加四百餘萬石漕糧而已。而這些漕糧要支應九邊軍隊和北京城官員及家屬,白銀要給京中官員們發俸,還要用以賑災等等。

    當然這些不是大明全部的田賦稅收,事實上收入的一大部分被地方截留,相當於地稅,用以給地方官員差役發俸還有辦公費用等等。不過所有收入加起來,也不過折銀兩千餘萬兩而已。在場的便有戶部官員,國家一年收入有多少心中清楚。

    而用在宗室們身上的祿米便有一億多石,這怎麽可能啊?簡直無法想象!

    可細想想,為何不可能?畢竟宗室的數量隻需要查宗人府名冊就可以查到,親王郡王將軍中尉們的俸祿額度又是定數,隻要懂得算術便能算出一年應該發放多少祿米。

    當場便有精通算術的官員掐指開始計算,很快得出了數據,和劉懋所說相差無幾。

    “這,這......”所有人都驚呆了,還是難以接受這無比龐大的數字。

    “當然這隻是按照宗室數量和俸祿標準算出來的數據,”劉懋繼續道,“而實際上,各省地方根本無力支付如此龐大的祿米,因為就是把全省的田稅加起來也不夠,沒有辦法隻能打折扣發放,而這也導致了同為宗室,貧富差距巨大。”

    “比如親王郡王,都有大量的賜田,多的上百萬畝,少的幾萬畝,光是這些賜田收入就夠他們揮霍奢侈肉山酒池,而且很多藩王還私設鈔關,開設店鋪與民爭利,這些王爺們個個都富可敵國。

    而那些底層的奉國中尉們,數量最為龐大,若是能領到足夠的祿米也能維持一家生活,可是經過地方官府七折八扣層層扒皮貪汙之後,祿米數量便寥寥無幾,很多人連溫飽都不能。而朝廷又不許他們出仕做官,也不許他們做生意養家糊口,很多底層宗室窮困潦倒,過得簡直和叫花子一樣,沿街乞討者也不在少數!”

    劉懋詳細描述了宗室們生活狀況,其中巨大的貧富差距更是讓人震驚。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為了不讓子孫後代們餓肚子,製定了規矩,隻要是他的後代,不管關係和當代皇帝有多遠,一律都由國家養著,不用種地不用幹活,生下來便享受榮華富貴。可是恐怕就連太祖朱元璋都沒想到吧,他的很多後人現在已經和他當年一樣,潦倒的隻能以乞討為生......

    “必須要改變宗室製度!”曹思誠再次站了出來,激動的道。這個時候的他,滿腦子都被一億石祿米龐大數字驚到,已經沒有心思在什麽周王身上了。

    “必須得改變宗室製度!”很多官員站了出來,異口同聲道。

    以前還沒有察覺,為何大明越來越貧困,原來根源就在宗室們身上啊!每年一億石祿米,若是養兵的話,能養一千萬軍隊,還怕什麽建奴?若是用來賑災的話,多大的災難都能賑濟!

    當然,這些官員永遠也意識不到,官紳們占據的財富遠比宗室們要多,而且多得多。大明差不多七成的田地都在官紳們名下,這些田地是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賦,剩下的三成田地才在普通百姓手中,田地的收入要繳納國稅,要用來養活這些宗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