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3章 兵臨草原,蒙古人要議和(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388更新時間:2021-02-23 12:39:58

    崇禎元年十月十三日,洪承疇奉旨帶領大軍兩萬七千人,出邊牆懲戒膽敢入侵的喀喇沁部。

    大軍出邊門北行,隊伍迤邐十多裏,經朝天窪、察汗陀羅一直到麻泥壩底,所行道路皆是崎嶇之穀地道路,兩側皆高聳山崖,行軍之時經常聽到野狼嚎叫。

    而這條道路也是張家口通往草原唯一可以行經大隊人馬道路,也就是後世的張庫大道。

    越往北,地勢越高,道路也更加崎嶇。所幸這種地形不適合行軍,同樣不適合騎兵奔馳,一路行來除了偶有蒙古騎兵遠遠張望,並未遭到襲擊。

    又往北行走了二十裏,先鋒部隊達到野狐嶺,洪承疇下令停軍整頓隊伍。因為過了野狐嶺便出了崎嶇山區,北麵便是平坦的草原。

    “前宋嘉定四年,蒙古成吉思汗率大軍十萬便是在這野狐嶺擊敗金國七十萬大軍,從而奠定了一統天下之勢。”

    站在嶺上張望著北麵草原,洪承疇感歎道。五百多年了,滄海桑田,蒙古人已經被趕回了塞外,女真人又在遼東建立後金,大明則繼承前宋漢統。漢人,蒙古人,女真人,仍然在這片大地上廝殺。

    隨著洪承疇察看地形的侯世祿黃得功等人,並不清楚前宋的曆史,隻是本能的覺得這野狐嶺地勢非常險要,因為過了野狐嶺便是一望無垠的草原,野狐嶺實乃北連漠北、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

    “如此險要地形,那喀喇沁汗竟然不派兵駐守,真是咄咄怪事。”黃得功感到非常奇怪。

    侯世祿則更了解蒙古人,當下解釋道:“蒙古人向來不善防守,不懂得守城,再加上和大明之間數十年的和平,而且一百多年來,明軍一直處於守勢,從未出邊牆攻擊過,蒙古人自然不會耗費力量在野狐嶺上。”

    黃得功笑道:“蒙古人疏於防範,倒是便宜了咱們,咱們可以據此輕鬆攻入草原,攻占喀喇沁部老巢。”

    占了野狐嶺,便占據了極大地利,基本上立於不敗之地,這讓黃得功等將都感到非常輕鬆。

    洪承疇卻搖搖頭:“不可大意。蒙古人的長處在於騎射,而非守城。其放棄野狐嶺未嚐沒有引誘我們進入草原的意圖。”

    洪承疇當即下令,在野狐嶺修整一日。

    這一日,不時有蒙古哨騎馳來,遠遠地張望明軍陣勢。對這小股前來觀望的蒙古哨騎,洪承疇也不去理會,大軍在山嶺上結寨,卡住隘口要道,根本不怕蒙古騎兵襲擊。

    一日後,軍隊恢複了體力,洪承疇下令出兵。喀喇沁部的老巢興和城,距離野狐嶺隻有不到三十裏。

    兩萬七千軍隊,留下兩千兵守野狐嶺隘口,大軍開下了野狐嶺。

    剛下山沒有數裏,大隊蒙古騎兵果然來襲。

    對蒙古兵的襲擊,明軍早有準備,前軍迅速結方陣防禦,火銃兵於方陣兩側射擊殺敵。

    蒙古騎兵呼嘯往來,在明軍陣前掠過,把箭矢射入明軍陣中,不時有明軍士兵中箭摔倒。

    禁衛軍火銃手則還以顏色,一排排火銃齊射,便會射下數十蒙古騎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