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7章 巨大的勝利(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464更新時間:2021-02-25 12:24:59

    很多蒙古包還在燃燒,濃煙彌漫在營地上空。

    殘刀,斷箭,倒伏的牧民屍體,燃燒的蒙古包,整個營地一片狼藉。

    牧民們已經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在明軍的驅趕下離開了蒙古包,在營地外側聚集,一個個在獵獵北風中瑟瑟發抖。

    青壯男丁和婦女孩童被分隔開來,牧民男丁皆麵露悲色,等待著即將降臨的命運。

    殺其成年男丁,掠其婦孺,向來是草原部落戰爭的傳統。

    高於車輪則皆殺,成吉思汗當年征服蒙古高原的時候沒少幹這樣的事。

    現在,隻能寄托於明軍的仁慈了。

    不過目前看來,明軍還算仁慈,沒有大肆屠殺,明軍隨軍軍醫甚至為受傷的牧民包紮傷口醫治,這讓喀喇沁部牧民們稍微心安,看來不用擔心被處死了。至於接下來明人會怎麽處置他們,是被帶回去當奴隸,還是被拋在草原上聽天由命,隻能看天意了。弱肉強食,是草原上的規則,戰敗者聽從戰勝者處置,一直以來也是慣例。

    就目前看來,明軍還是仁慈的,因為洪承疇在出擊前反複強調,此戰不依首級計功,否者,這近十萬蒙古牧民恐怕會被殺光,首級會被用來換取賞銀。

    洪承疇仁慈嗎?自然不是。

    若是有必要,他會毫不猶豫的下令殺光這近十萬蒙古人!

    問題是現在沒有必要,反而會帶來不少麻煩。

    在漢文化傳統中,殺俘不詳,自古以來大肆屠戮者大都沒有好下場。若是洪承疇敢下令屠殺這近十萬蒙古牧民,恐怕回朝後會麵臨無休止的彈劾,此生休想再入內閣。

    皇帝現在就在宣府,洪承疇也不想做出這樣駭人聽聞的殘忍事情。

    而且這些蒙古牧民不是沒有用處。

    喀喇沁部駐牧地緊鄰宣府,受大明影響很大,漢化起來非常容易。蒙古牧民皆善騎射,是最好的騎兵,屠殺掉豈不可惜?

    所以洪承疇製止了屬下將領的騷動,宣布會用繳獲的牛羊犒勞士卒,而這些蒙古青壯婦孺需要押回宣府,獻俘於禦前。

    聽到獻俘禦前,將領們瞬間安靜下來。

    把數萬俘虜送到皇帝麵前,自然比把一大堆肮髒的頭顱給皇帝看功勞更大。

    既然洪承疇許諾了獎賞,那又何必再造殺戮?

    當然,即便沒有殺俘,死的喀喇沁部牧民也夠多了。

    黃得功率禁衛騎兵衝入營地時,放火殺人,那是毫不留手的。後來洪承疇親率步兵攻入營地,麵對抵抗的蒙古牧民更是好不容情。

    燒死,殺死的喀喇沁部牧民粗略估計,至少有兩三萬,營地內遍地的屍體便是證明。直到天明後,蒙古人再無反抗,紛紛跪地投降時,殺戮才停止下來。

    因為喀喇沁部自始至終根本沒有形成有組織的抵抗,明軍的傷亡卻是不多,加起來傷亡約有千餘,戰死三百多,剩下的皆是輕傷。

    和這點傷亡相比,是無比巨大的繳獲。

    數萬俘虜不說,此戰光是繳獲的馬匹便有兩三萬匹之多,其中能用於作戰的戰馬至少過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