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3章 陝北,對毛文龍動手(兩章合一)(1/4)

作者:任國成字數:8030更新時間:2021-04-10 21:19:27

    崇禎二年的陝北,氣候一如往年幹旱。

    從三月到六月,沒有下過一場雨,黃土地幹旱的裂出一道道口子。

    然而百姓們的日子卻和往年不同。若是往年,早有無數的百姓攜家帶口,加入流民行列,為了口吃的賣兒賣女。而今年,整個陝北幾乎沒有了流民。

    去年皇帝禦駕親征,平定了陝北的流民之亂,懲治了所有劣紳惡吏,建立了延綏鎮,然後,陝北百姓生活發生了翻覆地變化。

    官道上再沒有了四處乞討的流民,百姓們都呆在自己村裏,在鄉正村長們的帶領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旱自救。

    朱由檢在陝北的時候,從河南關中調集了幾十萬石糧食,又從陝北士紳家裏查抄了大量錢糧,這些糧食足夠陝北百姓們填飽肚子,支撐到夏糧收獲。

    而且去年陝北大征兵,征召了足足三萬禁衛士卒,這些士卒糧餉待遇很好,糧餉足額按時發放,而且士兵皆脫產整日呆在營中,吃飯不用自己掏錢,每個士兵的糧餉足夠養活一家人,這也是這個夏,陝北沒有出現太多流民的原因。

    冬季的時候,延綏巡撫盧象升組織了全軍開挖溝渠,利用上凍之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延安府各縣開挖了眾多溝渠,並召集整個陝北木匠,打造了數百架水排水車,把延河、北洛河、清澗河等河水引入到溝渠中,用以灌溉。

    當然因為陝北地形崎嶇不平,到處都是高原溝渠,想像關中那樣開挖大的溝渠灌溉一下子灌溉幾萬頃田地基本上不可能。而且河流水位低,想把河水弄到高處也非常困難。所以想把整個陝北所有田地用河水灌溉幾乎不可能。

    這裏開挖的溝渠也就數裏長,能灌溉數百畝上千畝田地已經很了不得。而且高處的田地根本沒法用水車把水引到田地。

    溝渠能灌溉的田地好辦,溝渠灌溉不了的,隻能展開自救。由村長們帶著青壯挑水澆田,效率很低,但能活一些莊稼便能多一些收獲。

    由於一下子征召了三萬青壯入禁衛軍,使得各村青壯數量減少了很多,為了生產更有效率,每個鄉組織了若幹生產互助組,平日裏農田裏的活計,各家幹各家的,象種植灌溉,則統一行動。

    田裏的麥子早已收割,現在正在種植第二茬莊稼,按照官府的命令,今年不再種植高粱、穀子等秋季作物,而要種什麽番邦來的作物,玉米和番薯,這讓很多百姓心裏非常忐忑。

    糧食關係著他們的口糧,這種從來沒見過的作物,讓他們有些不習慣,很不安。

    “這什麽番薯,就這麽一條秧苗,插在田裏能活嗎?”清澗縣榆樹鄉,百姓李丁看著種下的紅薯秧苗,喃喃的道。

    “誰知道呢,從京師來的先生這番薯畝產兩三千斤,怎麽可能,底下哪有這麽高產量的莊稼?”同村百姓王乙也跟著道。

    “什麽呢?趙先生是京師皇家科學院的教諭,聽是禮部尚書的弟子,是陛下讓他來到咱們清澗縣,教咱們種植這番邦作物,難道你們不信陛下嗎?”村長李林嗬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