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6章 文官們都喜歡朱由檢(1/3)

作者:任國成字數:8064更新時間:2021-08-08 23:07:15

    有了海貿的銀子,朱由檢算是長出一口氣,至少接下來的大半年時間不用再擔心銀子不夠用了。

    接下來,朱由檢便把所有心思用在了取締京營上。朝廷的事情他基本上不再過問,大部分事情都由內閣決斷。

    實話,現在大明各地的情形很糟糕,非同尋常的糟!北方各省連年災難,土地兼並嚴重,地方官府加派勒索,導致很多百姓過不下去,不惜拋荒成為流民,除了陝北情況稍好一些,山東,河南,山西等地,拋棄土地的流民為數眾多,北方各省猶如一個巨大的火藥桶一般,隨時都會爆發出來,而朱由檢宣布停征遼餉也隻是稍微減緩了一些而已,百姓的生活並無實質改變。

    北方糟糕,南方也好不了太多。不過南方比北方稍好的是河網密布沒有那麽幹旱,故很多百姓勉強能夠活的下去。隻不過土地兼並情況一樣嚴重,甚至比北方更加嚴重。

    拿江西來,江西是科舉大省,每次科舉都會中很多進士,進士舉人密度遠超其他省份,這也導致了土地兼並十分嚴重。大量的土地集中在這些官紳鄉紳手中,朝廷的賦稅轉嫁在數量不多的自耕農地主頭上,導致自耕農地主紛紛破產,或土地被兼並掉成為雇農,或者幹脆拿著土地投靠官紳成為奴仆。在江西,便是有著秀才功名的都活不下去。

    整個江西,幾乎九成的土地都集中在士紳手中,導致朝廷每年的稅賦根本就征收不上來。無數百姓為了躲避官府勒索選擇進山成為了土匪,每年殺官造反的流民都為數不少。贛南一帶山區更是遍布山匪,便是以袁崇煥之能,當江西巡撫已經一年多時間,卻也遲遲無法徹底剿滅山匪。

    江西如此,便是最富裕的江南一帶,情況也不予多讓。江南土地兼並不亞於江西,但因為曆史原因,江南大部分田地都是官田,曆來是朝廷稅賦之地,朝廷對江南極為重視,士紳們並不太敢對官田動手,但是私田幾乎都被士紳們兼並光了。江南除了士紳以外,絕大部分百姓或是佃戶,佃種官田和士紳的田地,或是士紳家的奴仆,真正的自耕農幾乎不存在。

    在上一世的時候,因為自廢耳目,因為文官們的欺瞞,朱由檢對這一切都一無所知。他隻知道朝廷征收的賦稅越來越少,而國內的動亂越來越多。為了對付建奴,當時的朱由檢選擇加征遼餉練餉,明知道加征遼餉會逼得百姓過不下去,會逼得更多人成為流民,朱由檢當時也不得不飲鴆止渴。

    到後來,為了征收更多的賦稅,朱由檢不得不派出大量的太監去各省各地設立稅關,太監們橫征暴斂和士紳們沆瀣一氣,倒是征收到了一些銀子,卻也使得各地情形更加惡化。

    為了維持下去,上一世朱由檢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做的越多錯的越多,以至於最後不可挽回。這其中固然有朱由檢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原因導致,比如優柔寡斷,急功近利,喜歡推卸責任等等,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明頑疾太重,確實到了病入膏肓之時。

    然而現在,重活了一次的朱由檢,已經知道了大明頑疾所在。他變驛站係統為錦衣外衛,靠著密布全國的驛遞網絡,對大明各地的情形可以了如指掌。

    憑著手中掌握的實力,朱由檢可以做些修修補補的事情,懲治貪官汙吏,懲治無良士紳,使得各地百姓日子過的更好一些。

    但那沒有意義!大明到了現在,已經到了非徹底推翻重來不可的時候。隻有徹底推翻重來,才會煥發出勃勃生機,才會獲得新生!

    所以朱由檢最近對朝政頗有些漠不關心,他把朝政基本上交給了內閣處理,很少提出反對意見。各省情形再壞又能壞到哪裏?士紳們再貪婪,頂多把所有田地都兼並光,頂多國庫收入繼續減少,如此而已。

    而朱由檢真正關心的隻有兩項,一是內庫的銀子,再就是手中的軍隊。有銀子便可以開辦皇家科學院開辦商貿學校開辦武學,培養真正屬於自己的人才。有了銀子便可以改編軍隊,現在是取締京營成立京師禁衛營,再往後還要按照禁衛軍模式徹底整編九邊之軍。等到整頓好九邊之後,便到了徹底變革的時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