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9章 孫傳庭兵發黑山,李鴻基臥底塞外(1/3)

作者:任國成字數:8098更新時間:2021-08-14 13:14:38

    自然沒人願意在冬季千裏跋涉去草原打仗,自然都想著安然呆在家中弄些貨物去馬市賺銀子。然而軍令就是軍令,沒人敢違背。

    孫傳庭是三邊總督,此刻的大明剛剛驅逐建奴收複遼東大部,朝廷威嚴正隆之時,大同鎮的將領們雖然有怨言,卻也不敢不服從。

    侯恂以巡撫的名義進行統籌,確定了各城守備們應帶兵額,基本上每城三四百、每堡數十,共籌集了三萬大軍,在最西側的威遠衛集結。軍械輜重,糧草籌集,這些都需要統籌,都是侯恂這個巡撫的事,孫傳庭並不去理會。

    二十天的時間,完成大軍集結,完成糧草籌集,確實有很大難度。不過侯恂確有才幹,在他的多方督促之下,還是按時完成了。而與此同時,宣府兵一萬人也到達了大同。

    孫傳庭也沒閑著,他以三邊總督的身份給榆林衛發出軍令,命令榆林出兵一萬,出鎮羌堡,經鄂爾多斯部被渡黃河,從西路攻向黑山。

    鄂爾多斯部被林丹汗擊敗以後,大部分部民被掠到了和林歸化城,黃河南岸隻剩下少量牧民守衛成吉思汗的寢陵。考慮到大明和蒙古之間關係,孫傳庭以朝廷的名義給鄂爾多斯留守部落寫信,宣諭明軍借道之事。同時孫傳庭給榆林軍下令,若是鄂爾多斯部落敢阻攔的話,便發兵進攻之。

    以榆林衛的實力未必是鄂爾多斯留守蒙古人的對手,但榆林之南還有延綏軍,張世澤已經回到了延安,仍然擔任延綏總兵之職。現在的陝北,施行保甲製度,農閑時所有男丁都進行軍事訓練,近乎全民皆兵模式,緊急動員的話,征調五萬大軍毫無問題。

    在榆林兵進入蒙古的同時,張世澤會帶兩萬延綏禁衛軍北上榆林,接管榆林衛的邊防。

    榆林兵先出,宣府兵緊隨其後,十一月初六,侯恂率領大同兵也出了鎮羌堡,沿著黃河東岸向北一路前行。

    ......

    明軍分三路進攻,動靜很大,自然無法完全保密。大明和蒙古雖然有邊牆分隔,但數千裏邊牆,有的是能夠翻越的缺口,根本阻擋不了消息的往來。明軍三路來襲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黑山。

    黑山位於黃河北岸,距離黃河數十裏,是一座並不算太高的山巒,每逢清朗之日,陽光照耀之下,主峰的石頭上閃耀著青色光芒,故被稱為黑山。事實上這座黑山山脈蘊含著各種珍稀礦物,另一個時空,三百多年後,這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

    而在此時,流民軍們自然不知道山上礦場之珍貴,他們之所以在此駐紮,一是黑山地勢高聳利於防守,二是黑山以南,直到黃河岸邊,平坦肥沃,又有著黃河之水,最利於耕種。

    三年前,在遭到官軍三路圍剿以後,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帶著數萬流民軍輾轉進入到蒙古境內。剛進入蒙古境內,便遭到了蒙古騎兵來襲,當時的流民軍窮困潦倒,處在生死邊緣,卻爆發出了最後的力量,竟然抵住了數百蒙古輕騎進攻,殺得蒙古騎兵落荒而逃。

    這數百騎兵隻是鄂爾多斯部的一個小部落,非常窮,戰鬥力也非常弱,連箭矢都是骨頭製作的,自然不是數萬流民軍的對手。不過此戰造成的影響卻很大。鄂爾多斯部緊急動員,兩萬騎兵集結,要把入侵的明人驅趕走。

    以當時流民軍的情況,自然不是兩萬蒙古騎兵的對手。好在流民軍統帥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高瞻遠矚,主動派人和鄂爾多斯部接觸,告訴他們自己的身份,告訴蒙古人此來不是和蒙古人為敵,而是被迫前來草原,想尋找一塊安身之地。

    弄清楚了流民軍的身份以後,鄂爾多斯部也很狐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辦。這支漢人流民軍數量眾多,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樣子,若是大戰起來的話,鄂爾多斯部也會損失慘重。而且當時林丹汗率領察哈爾部西來,有占據陰山以南草原的企圖,鄂爾多斯部需要聯合喀喇沁部共同對付西來的林丹汗,也沒有精力對付流民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