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92章 唐王(1/3)

作者:任國成字數:8002更新時間:2022-01-20 23:57:49

    李岩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手中兵力雖然是孫傳庭三倍,但戰力卻遠遠不如,死守汝州的話恐怕早晚會被孫傳庭擊敗。到時恐怕隻能退往茫茫大山,在山中堅守。而山區太過貧瘠,百姓稀少,再想起來就沒那麽容易,早晚隻有敗亡一途。

    所以,趁著孫傳庭大軍被阻在汝州以東之時,李岩率主力五萬南下,經魯陽關殺入了南陽府境內,而這是他第二次進攻南陽。

    前一次進攻南陽府,一直殺到了南陽城外,因為唐王朱聿鍵站出來死守,眼看無法攻破南陽城,李岩才退兵回到汝州。而此次再攻南陽,可謂熟門熟路。為了迅速行軍,李岩大軍甚至沒有帶多少糧食輜重,可謂是輕騎減從,一日行軍六十裏,殺到了南召縣。

    麵對紅巾軍大舉來襲,南召縣官吏士紳果斷的獻城投降。

    從南召縣城獲得了糧食補給,李岩再次率部南下,順著洧河河穀一路南下,每日行軍六十裏,隻用了兩時間到了南陽城外。

    紅巾賊再次大舉來襲,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南陽府。唐王朱聿鍵再次登上城樓,帶領全城軍民死守城池,同時派人飛馬前往襄城,去給督師孫傳庭送信,請孫傳庭率部來救南陽。因為南陽城內守軍加上唐王府護衛,也隻有一萬餘人,根本不是紅巾賊的對手。

    李岩率部到了南陽後,並沒有急著攻城,而是分兵掠,先後攻占了鎮平、內鄉、唐縣,在軍師牛金星派人勸降下,各縣鄉士紳紛紛選擇歸降了紅巾軍,帶領雇農佃戶加入,使得李岩手中實力大增,不到一個月時間,手中兵力便有五萬增加到將近十萬。雖然新加入的軍隊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但看上去卻聲勢浩大。

    有人這些士紳是不是傻?明知道孫傳庭帶領禁衛軍圍剿在即,怎麽可能選擇這個時候投奔李岩?

    殊不知這些士紳是沒有辦法,因為孫傳庭剛在許州等地進行分田,誣蔑很多士紳從賊,然後把這些士紳地主的田地強行奪去,分給了無地的貧農。禹州、許州、新鄭很多士紳不甘田地被奪,做出了反抗之舉,許州縉紳徐牧,在南京吏部尚書上致仕,致仕前品級比孫傳庭還高,親自找到孫傳庭營地,指著孫傳庭鼻子大罵,罵他強搶民財是強盜之舉。

    對這些致仕的縉紳,以往不管是巡撫還是布政使,一般都敬著,畢竟這些人在朝中人脈深厚,得罪一人便會惹一大片,沒必要招惹。在很多士紳看來,孫傳庭應該會給前南京吏部尚書麵子。然而結果卻是,徐牧被孫傳庭以辱罵朝廷重臣為名抓了起來,直接綁在了旗杆上,綁了一一夜。大冬,徐牧又是年過六旬,根本撐不住,第二孫傳庭下令釋放時,人早被凍的硬邦邦的

    消息傳出,整個豫西南一片大嘩,士紳們紛紛謾罵孫傳庭惡毒。然罵歸罵,許州等地的士紳再也不敢違拗孫傳庭的軍令,隻能老老實實配合分地,眼睜睜看著自家田地被奪走。許州新鄭等地很多士紳地主不滿孫傳庭,卻又沒有辦法,便選擇了攜家南下,逃到了南陽境內。

    而許州等地士紳們的遭遇,也讓南陽士紳地主們生出兔死狐悲之心,他們都知道,一旦孫傳庭帶兵進入南陽,自己也絕對逃不過。

    李岩部雖然是造反的紅巾賊,卻隻要肯歸附捐獻錢糧,對士紳們態度還算非常和藹,並不會奪取大家的田地。反而孫傳庭部是真正官軍,是朝廷的軍隊,卻做出搶奪縉紳田地的勾當!到底誰才是官軍,誰才是反賊,真是滑下之大稽!

    在利益麵前,沒什麽好的,南陽士紳選擇投靠李岩也就可以理解了。

    都知道,大明的製度是皇權不下鄉,朝廷隻能控製到縣城,廣袤的鄉野都是士紳們在控製。再加上到了崇禎年間,田地兼並已經非常嚴重,基本上大部分田地都是士紳的,大部分百姓都是士紳們的佃戶或農奴。佃戶農奴們要耕種士紳家田地才能活下去,自然對士紳老爺言聽計從。很多農民世代給士紳地主家種田,甚至隻知道地主老爺,不知道朝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