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11章 朱由檢的遠大宏圖(1/3)

作者:任國成字數:8494更新時間:2022-02-11 23:55:12

    遷都之事太大,朱由檢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按道理說,在現在的情形下,南京是比北京更適合當做都城。但是朱由檢的主要根基卻是在北方。

    而且按照洪承疇的建議,是要把北京朝廷全部廢除,在南京重建朝廷。事情是在複雜,一旦出現以外,後果難料。

    眼下江西反賊二十萬大軍被擊潰,江南形勢一片大好,這個時候沒必要太過激進,可以慢慢來。先把江南各省徹底平定,先進行均田改製再說。

    “陛下,隨著均田的地方越來越多,都需要委任新的官員,對這些新占地方的管理,必須有一套機構。若是不改組朝廷的話,如何能夠實現完善管理?”洪承疇再次勸道。

    對地方的管理必須通過朝廷,官員的委任,對地方的監督,錢糧稅賦的征收等等,都需要一套完善的機製,而現在的製度其實是割裂的。陝北山東,還有遼東、江東這些“新占”地盤,其實是脫離北京朝廷管理的,實行的是一套新的製度。而其他省份,卻仍然施行老得製度,仍然通過北京朝廷進行管理。這就造成了製度的割裂,管理的麻煩。

    “這樣吧,先在南京重建六部衙門,新收複地盤皆由南京六部衙門管轄。”朱由檢想了想,說道。

    “陛下聖明!”洪承疇喜道。這個決定意味著皇帝已經同意了自己的建議,南京新成立的六部衙門取代北京朝廷是早晚的事。

    “南京六部官員經過了清洗,缺額太多。傳旨下去,由錦衣衛審查一下原來六部剩下的官吏,沒什麽大問題的一律釋放吧。”朱由檢吩咐道。

    六部主要官員都被處置了,剩下的都是小魚小蝦,沒必要再下重手。成立新的六部衙門需要太多官吏,剩下的這些官吏若是沒有大罪,盡可以使用,畢竟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

    “是,陛下。”一旁的王承恩答應著,出去吩咐去了。

    “陛下,南京六部的官員?”洪承疇問道。

    “兵部尚書還是你當,戶部尚書便是袁可立了。”朱由檢道。

    江南遠未平定,接下來招募訓練禁衛軍,派兵征討各省,戰事會非常頻繁,兵部尚書的責任很大,朱由檢身邊這些人,也隻有洪承疇能夠勝任這個兵部尚書。

    隨著新地盤的占領,接下來要進行均田釋奴,要征收田稅商稅,戶部的事情也非常繁雜,袁可立雖然年邁,精神尚好,足以勝任戶部尚書一職。

    但南京六部,還需要很多官員。

    “吏部尚書,可調李邦華前來擔任。”朱由檢想了想道。李邦華現在是兵部侍郎兼左副都禦史,其雖然是東林黨一員,但為官清廉,能力很強,並不喜歡拉幫結派,任命他為吏部尚書比較合適。

    “陛下,李邦華畢竟是東林黨,算不得自己人,把官吏任免大權交給他合適嗎?”洪承疇勸道。

    “沒什麽不合適的,南京吏部的職權隻是新占地盤,選官範圍隻能從科學院、商貿學校,吏考生,還有退役禁衛軍軍官這些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隨便他選用誰都行。”朱由檢解釋道。

    “這還可以。但就怕他不肯。”洪承疇歎道。

    “要想完全取代北京朝廷,需要太多的官員,朕手頭的人手根本不足,隻能從舊有官吏中挑選能用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天下大勢如此,相信李邦華等能夠看清形勢,能夠識時務。”朱由檢道。

    “那其他三部官員呢?”洪承疇問道。

    “禮部尚書可由溫體仁擔任,工部尚書可由可由皇家科學院宋應星擔任,刑部尚書可由錦衣衛都督田爾耕充當。”朱由檢想了想,說道。

    溫體仁當個禮部尚書自然夠格,但就怕其心中不爽,畢竟其現在有著內閣大學士的身份,現在隻能在南京朝廷當個禮部尚書,距離其想要的丞相還有一段距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