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81.海峽封鎖線(1/2)

作者:鵝蛋不會飛字數:6036更新時間:2019-03-12 01:01:03

    可憐的賽托利烏斯最終帶著一幫殘兵疲將逃到了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一座海港城——馬格納斯。而緊跟而來的阿庇斯第七、第八兵團也很快將這座城市團團圍困了起來。

    和之前的戰術一樣,阿庇斯命令兩個軍團的士兵輪流趕工,一周之內便在這座城市的外圍,建起了一圈包圍網。圍牆前麵挖有塹壕,裏麵布滿削尖的木樁和瀝青。圍牆上方建有高塔,軍團士兵在高塔上日夜站崗,眺望著城外這片荒涼的大地。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陸地上的包圍網動土完工了,但是海麵上的封鎖卻再次成為了難題。馬格納斯的海灣呈一個標準的月牙形,城市港口在這個月牙形海灣的凹口。城市周邊並沒有什麽大型采石場可以提供石料修築牢固的工事。翌日,阿庇斯登上海灣一側的製高點,俯瞰整個海灣,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古羅馬人造橋,尤其是臨時的軍事橋梁,一般采用浮橋的方式。也就是,先將木筏或者船隻開至河中心的位置,然後拋下重錨,將船隻固定在河道中央,再以這些船隻和木筏作為橋梁的橋墩,在上麵搭建橋梁。那麽,既然大河可以造橋,為什麽海峽不能造橋?這裏的海峽並不是非常寬闊,目測也就比萊茵河的河麵寬出一半距離,如果用造浮橋的方法將整個海峽聯結起來,那麽,就等於封鎖了這座港口與外界的聯係。

    阿庇斯本以為如此異想開的想法一提出,會遭到眾人的反對,但是沒想到許多百夫長和軍官聽到這樣的建議,並沒有多大的異議,而是詢問著何時開始執行……顯然,此時,軍團士氣正高昂。

    兩後,第八軍團的士兵們將成捆成捆的木材運到了月牙灣海峽的頂端,軍團從海峽兩端同時動工。六千名軍團重步兵脫去沉重的鎧甲,每人手握工具,將一車車土石從海峽岸邊推入海水中,將這片淺灘填平。加上輔助軍團,參與這項工程的士兵人數達到了上萬人。與此同時,第八軍團在城外,依舊在圍城工事上守衛著,以防止第七軍團施工期間,城裏的部隊出城破壞工程。

    施工到第五的時候,海水的深度驟然增加,無論土石怎麽推到海裏,也無法再填起陸地。這時,阿庇斯命令,待到海水漲潮的時候,將所有木筏和船隻推入海中,將船錨拋入水底,將木筏固定。至於為什麽要等到漲潮的時候才派出船隻,阿庇斯擔心退潮的時候,海水較淺,這時,船錨固定於海床不一定是牢固的,等到漲潮的時候,船隻的浮力不定會將這些船隻和木筏推出海峽。所以,選擇在漲潮的時候施工,確保工程能夠經受得住海水的侵蝕。

    施工期間,城裏的賽托利烏斯守軍無法從陸地上出發,破壞這道工程,便征用了城裏所有的商船,非洲軍團將弩砲和投石器裝到這些商船上,而後,駛出海港,破壞阿庇斯的海上封鎖網。

    而第七軍團的兵士們也站在剛剛搭建好的木筏平台上,用蠍砲和弓箭反擊。

    於是,狹窄的海峽上,每日都有這種石彈,火弩亂飛的場麵。但是盡管敵人瘋狂反撲,第七軍團還是在艱難的自然環境下和敵人的砲火下搶修工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