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八章 君主立憲製(1/5)

作者:吳宸亮字數:26644更新時間:2021-05-10 17:45:08

    在內閣首輔常淩雲推行的科舉製度改革和教育事業西化改革後不久。一個名叫顧憲成的人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京城內,利瑪竇和徐光啟兩人在常淩雲的支持下共同創辦的一所用利瑪竇的名字命名的講授西洋學知識的著名高等學府——利瑪竇大學堂。這便是後來清末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的前身,這所學堂代表著科舉考生們十年寒窗苦讀後的最高成就,其地位僅次於國子監,雖然創辦的時間隻有六個月,但卻為大明吸收了眾多有能力為國家效力的優秀人才。考入這所學堂的讀書人以東林黨人居多,當中還包括東林黨的領袖顧憲成。

    東林黨乃明朝江南士大夫為代表的改革派份子,他們提倡開放言路,治國廉明,振興政治利弊,革除朝野積弊;而常淩雲自成為萬曆朝內閣首輔以來以仁治國,使得大明朝國力上升,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政治清明受到東林黨人的高度讚揚和評價,對於他那次在宮廷內堅決執行《大明律例》親自審理貪官馬堂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剛正不阿,更是讓東林黨人視為提倡廉政治國事跡中的代表。而顧憲成便是抱有一顆對常淩雲崇拜的心,考入了利瑪竇大學堂,想有機會能夠麵見這位偉大的忠臣。

    而此時的常淩雲已經組建好了一支由雇傭的西班牙、荷蘭、葡萄牙三國艦隊組成的一支戰鬥能力較強武器裝備精良的大明無敵水師;此時的他正遠在山東,檢閱著這支即將開赴朝鮮半島封鎖對馬海峽想要盡快結束這場打了七年之久的朝鮮戰爭。為了組建這支水師,常淩雲從國庫中撥出了大約五百萬兩白銀,艦隊上的水手們有的來自中國有的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但負責打仗的士兵們全部都是中國人而艦長們全都來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但艦隊的指揮官卻是一個名叫鄧子龍的中國人。鄧子龍乃明朝一員老將,留著如雪一樣白的長須,白發在他的雙肩處如瀑布一般自然的飄逸,手裏握著鋼盔,穿著一身金黃色的明光鎧甲,氣宇不凡,威風凜凜,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但依然膽色過人,保持著年輕時驍勇善戰、不畏生死、挺身而出的英雄氣概,雄風更是不簡當年,他早年曾經在福建、沿海一代追隨戚繼光抗倭,萬曆十一年,任雲南永昌衛參將,率兵激戰攀枝花陣斬引緬甸軍入境的木邦部罕虔,升副總兵。而如今,他被常淩雲任命為大明無敵艦隊總指揮派往朝鮮半島幫助附庸國朝鮮趕走日本侵略者。在即將從山東煙台起航,登上指揮船上之前,常淩雲正以大明內閣首輔的身份為他送行

    “鄧將軍,我任命你為我大明無敵艦隊總指揮,是因為你曾經為我大明立下赫赫戰功且又熟悉海戰,我大明很少有你這樣的人才;這支水師是朝廷所花費的心血,你一定要好好利用”

    鄧子龍將軍聽完常淩雲的話後,連忙帶上頭盔然後拱起手臂對常淩雲回答道

    “首輔大人你放心,鄧子龍一定率領水師擊潰倭寇,幫助朝鮮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老將軍,請保重”

    這時候的鄧子龍沒有再說什麽,他拱起手臂以一個軍人的身份向常淩雲行完一個大禮,禮畢後便登上了指揮船然後抽出佩劍挺直腰杆將劍頭指向天空命令道

    “傳令各艦,起錨揚帆”

    伴隨著鄧子龍將軍的一聲號令,大明無敵水師艦隊上的信號兵全都打起了起錨揚帆的信號旗,接著所有戰艦上全都升起了寫著代表大明戰艦的“明字”白帆在風力的作用下擺成整齊而又有序的陣型,浩浩蕩蕩離開了山東煙台的港口。離開了山東後,常淩雲很快便回到了京城,回到京城後就開始整理在利瑪竇學堂入讀的一些入學考生的名單和資料,當他收到一份關於顧憲成的資料時,立馬對這個人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因為資料中提到這個人是東林黨的領袖,以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考入利瑪竇學堂,除了《語文》以外,關於西洋學的一些學科都考得不錯;於是,常淩雲便向他身旁的利瑪竇學堂管理學生檔案的主要負責人問道

    “這個叫顧憲成的人成績很不錯呀,我覺得他有潛力為國效力,他在這兒是來修什麽的?”

    管理學生檔案的主要負責人便是楊斌,在那場代表大明和西洋測量紫禁城城牆高度的比賽中親眼見證利瑪竇用西洋幾何學戰勝中國傳統數學的代表花榮後,便從心底上徹底接納了西洋學知識,決心全心全力地為常淩雲引進西洋學知識的改革事業效力,成為了利瑪竇學堂管理學習資料和學生檔案的負責人;楊斌拱起手臂向常淩雲回答道

    “回稟大人,此人乃江蘇無錫人氏,是東林黨領袖,他來這兒是專修吏部,負責為我大明招攬人才”

    “我看他的西洋幾何學,地理學,航海學,物理學都考得不錯,可見這個人是個全才;我隨你一起去一趟利瑪竇學堂,我想見見他”

    “是,大人”

    過了一會兒,常淩雲便乘著馬車隨楊斌一起出了皇宮把車停在了利瑪竇學堂的大門口;此時,在利瑪竇學堂的寢室內,顧憲成正一本正經地讀著在利瑪竇學堂選修的書籍,而常淩雲和楊斌則站在他入住的寢室的門口,當楊斌正準備喊他的時候卻被常淩雲製止住了,常淩雲在楊斌的耳邊悄悄告訴他說

    “噓,不要出聲,等他讀完之後我再進去”

    這時候的顧憲成讀書讀的是越發的起勁,當他拿著書站起身,麵向門外的時候忽然間發現常淩雲正站在門外,於是他慌忙的放下他手中的書籍,然後跪下身匆忙行禮道

    “拜見內閣首輔大人,不知大人親自駕臨寒舍,還望恕罪”

    於是常淩雲趕忙上前扶住跪在地上的人顧憲成並笑著對他說

    “顧先生,快快請起”

    顧憲成站起身以後,常淩雲對楊斌說

    “楊大人,你先回避一下我有話想跟顧先生單獨談談”

    “是,下官告退”

    待楊斌拱起手離開後,顧憲成將一杯倒滿水的茶獻給常淩雲說道

    “首輔大人,請用茶”

    之後,常淩雲便和顧憲成一同坐了下來,品完一口茶之後,常淩雲便與顧憲成兩人聊了起來

    “顧先生,我看過你的資料,你的入學考試各科成績都考的不錯,西洋幾何學、航海學都考了滿分,可見你是我大明的全才,我深感敬佩所以決定親自見見你”

    “首輔大人太客氣了,學生同樣仰慕大人已久,所以才考入這利瑪竇學堂,然後入朝為官和首輔大人您共同治理大明江山”

    聽完顧憲成的話後,常淩雲深表敬意地對他說

    “顧先生果然有理想,有抱負,實在讓人敬佩不已,能得到顧先生這樣的人才,我常淩雲求之不得呢”

    “首輔大人太客氣了,能夠輔佐首輔大人是學生的榮幸”

    “我聽說顧先生是東林黨領袖,曾經在江蘇無錫一代當過教書先生,向你的學生們提倡開放言路,治國廉明的一些正確主張,敢於直言批評當今的朝政,那先生認為在我治理下的大明有何前景?”

    “首輔大人竟然敢於接受批評,讓學生深感欣慰,至於前景嘛,我還無法估計,我隻曉得在首輔大人治理下的大明現在是繁榮鼎盛,國泰民安,大人上次嚴守《大明律例》連皇上的麵子都不給果斷地處決了馬堂這個貪官,令學生是萬分敬佩。這樣下去,我大明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隻不過當今的皇上卻不能像首輔大人那樣開明,如果首輔大人有哪一天不能再輔佐皇上治理大明那該怎麽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