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7章 龍吞山(2/3)

作者:午後方晴字數:11070更新時間:2019-03-13 12:01:55

    “有一種法,在古代,朝鮮地區一度由中國人治理。”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

    “嗯,可能就是在那時,他們帶走了一尊大鼎。因為在唐朝與明朝,日本先後侵略過朝鮮半島,不知因為什麽緣故,這才流落到了日本。也不定徐福東渡日本是真的,徐福東渡日本時,帶走了其中一尊大鼎。不過這個可能性極,程默,還記得大禹分九州鑄九鼎的傳嗎?”

    “記得,傳大禹在治水過程中,走遍下,對各地地形、習俗與物產皆了如指掌,於是治水後將下劃分為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與雍州,並規訂了各州需要進貢的物品。後來大禹利用九州所貢之銅,鑄成九尊款式各自不同的大鼎,彰顯下自此一統。從此九鼎成了命所在,故楚莊王向周朝示威,問鼎之大輕重。這段傳可信又不可信。”

    “何解?”

    “從區域來講,它有一些可信度的,上古時候,先行開的則是黃河流域,到了周朝,才漸漸向長江以南地區蔓延,因此史書記載,大禹定下九州,將揚州列為最下州。不過大禹時治水能有這麽大的活動範圍?頂多活動範圍在洛水、渭水與黃河一線,不可能活動到徐州、荊州與揚州,這是不可信的地方。”

    雖然剛才程默的猜測很大膽,但這句分析十分有理性,歐陽炯點了點頭,他道:“二十幾年前,吳教授在黃河上遊積石峽現了一些特殊的碎屑,然後確認在遠古時候,積石峽由於一場強烈地震,引了大規模的滑坡,將黃河堵塞了半年之久,由是形成一場流量巨大的洪水。後來又有人在積石峽下遊二十幾公裏處喇家遺址現了一處洞穴,裏麵有許多遇難者的屍骸,包括一些兒童。經過碳檢測,這場洪水生時間是在公元前19年左右。如果大禹所治的洪水就是這場洪水,那麽與史記裏所記載的夏朝曆史時間誤差不是太大。並且積石峽河段堵塞,黃河洪水則會直接順著甘南直奔關中以及中原地區。當時這一帶是中國文明最達的地區,大禹帶領著各部族花費九年時間,將這一片區域的河段疏導,從技術層麵上也可以實現的。”

    “這隻能證明那時候我們的祖先就有了達的文明,並且可以大規模治水了,還不能有力證明大禹與夏朝的存在。也如這鼎,鼎在古代是做飯的器皿,因為古代落後的生產力,食物成了最大的難題,在缺少食物下,往往以高嶺土為食物,故高嶺土稱為觀音土。因此祖先對鼎越來越尊敬,上升到了國器、命的地步。”

    “爸,如何從技術層麵來解釋龍吞山?”

    “若若,大人話,孩子別插嘴。”

    “我馬上就要上大學了,才不是孩子。”

    歐陽炯沒有理她,繼續對程默道:“龍吞山後,全國各地忽然出現八尊大鼎,就像憑空冒出來一般,所出現的方位,與大禹九州中的八州十分地吻合。”

    “怎麽新聞沒有報道?”

    “這能報道嗎?但有一個州沒有出現大鼎,那就是冀州。史書還有一個傳聞,秦滅東周,得到九鼎,可能在那時,就已經丟失了一鼎。”

    冀州是傳中唐、虞、夏三代帝都所在,土壤肥力為第五等(從一到九依次是雍、青、豫、徐、冀、兗、梁、荊、揚),位於hn、hB北部,北到Ln西部,離sd很遠,但離朝鮮卻是很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