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1章 石屋院的前世今生(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540更新時間:2021-05-04 00:50:29

    宇文述?!

    若提到姓宇文的其他人也還罷了,偏偏楊廣穿越以來最關注的就是在真實的曆史當中,於幾十年後殺害自己的宇文化及一家,這宇文述不正是宇文化及的父親嗎?

    楊廣按捺著自己緊張而興奮的心情,努力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衝著王世充略微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認同他所說的,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世充得到楊廣的目光鼓勵,再提及前朝的人和事來膽子便大了許多,接著剛才的話茬說道:“前朝時,一向是領有關東的齊國遠強於占據關中的周朝,因此,宇文護盡管是周朝(北周)建朝以來第一位權臣,可他的親生母親卻不幸在齊國做過長達近二十年的俘虜。宇文護當政後,千方百計救回了母親,卻沒想到老夫人長期飽受驚嚇,已變得神誌不清了。

    老夫人在被兒子接回長安不久,就逼著宇文護在長安城中為她建造一處隱蔽而堅固的住所,供她居住。宇文護在母親的再三逼使下,迫不得已,遍訪能工巧匠,在長安西市附近擇定了一塊風水上佳之地界兒,前後花費了將近一年的功夫,才為其母修建起這座異常堅固的石屋院。

    後來,宇文護被前朝武帝所殺,宇文老夫人在石屋院住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也連驚帶怕,一命歸了西。打那以後,這座石屋院便由褒國公代宇文護的後人暫時承繼了下來。

    隻不過,據褒國公家的那位家仆說,他家老爺自從接手了石屋院以後,從未踏進過石屋院半步,凡院中一應事物,統交由觀音院的如是尼來具體打理。”

    “宇文老夫人生前篤信佛教,是嗎?這位如是尼又是何方人氏呢?”楊廣再次就自己最為關心的問題向王世充發問道。

    “回稟王爺,前朝武帝時雖有大舉滅佛之舉,但這位宇文老夫人仍在石屋院中設立了一座家寺,由此可見,這位老夫人必是位虔心向佛的僧佛信眾。當時因下官要為這位如是尼登錄僧籍,自然要問及她的年歲、籍貫等情況,據褒國公的家仆說,如是尼並非關東人氏,而是當年齊國與南陳交戰之時虜獲的一位江南蠻族,因在齊國時被指派來侍奉宇文老夫人,長期與老夫人相依為命,後來便隨著老夫人一道被救回了長安,出家做了尼姑。論年歲,這位如是尼也不甚大,當時據說至多不過二十五、六歲的樣子。”

    楊廣聽得兩眼灼灼放出光來:照王世充描述的情形,這位如是尼不就是花姑本人嗎?一瞬間,楊廣竟然想到了鮮於羅曾說過的一句玩笑話:白天做姑子,晚上做婊子。沒想到居然被這小子一句話給說中了。

    “這麽大的一座宅院,就交給一位出家的尼姑來打理,自己則不聞不問,褒國公為人倒是大方得很哪。”楊廣將信將疑地感歎道。

    王世充抿了一下嘴唇,思忖著說道:“宇文護在前朝已被誅滅了三族,褒國公後來又追隨了當今皇上,成為我大隋的重臣,興許是出於避嫌的考慮,他才會如此放手吧。”

    王世充所說確有幾分道理,楊廣暗自點頭稱是,旋即又向王世充問道:“你可知這座石屋院是由何人設計建造的?”

    楊廣對石屋院如此感興趣,王世充本欲問問究竟石屋院中出了什麽事,可張了張嘴,卻沒敢問出聲,隻得努力揣摩著楊廣的心思答道:“下官雖不知石屋院出自哪位匠人之手,但若王爺想了解這座宅院的詳細構造,眼前就坐著位營造方麵的大行家,王爺不妨問問何兄便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