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3章 被困五原城(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032更新時間:2021-05-04 00:51:08

    戰場形勢的陡然變化,已迫使杜彥不得不放棄了馳援白道州的原定計劃,而突厥陣營中突然殺出一支萬餘騎的騎軍隊伍繞向隋軍方陣的側翼,使得杜彥隨即意識到:很可能對麵的這支突厥軍隊已獲知了楊爽正在率軍猛攻都斤山的情況,這是要派出騎軍馳援都斤山。

    鑒於白道州情勢不明,而突厥援軍又在源源不斷地向五原城方向趕來,眼下之際,唯有將楊爽和自己率領的兩路人馬會合於一處,集中應敵,方有一線生機。

    思慮至此,杜彥果斷地做出決斷:全軍不惜一切代價向五原城撤退,同時派人懇請楊爽率軍放棄進攻都斤山,趕到五原城與自己所部人馬會合。

    在數萬突厥鐵騎的步步緊逼下,杜彥指揮著四萬步軍,既要攔截染幹所部繞過隋軍方陣,馳援都斤山,又要時刻預防著來自正麵突厥鐵騎突然發起的奔襲、衝突,還需加快速度向五原城撤退,其難度可想而知。

    曆經整整兩天三夜,在付出了數千名隋軍將士生命的代價後,杜彥不負楊爽所托,硬是在數萬突厥鐵騎的進逼下,將大部分隋軍將士平安無恙地帶回了五原城外。

    半天後,楊爽率領著進攻都斤山的兩萬隋軍也撤回了五原城,兩支隋軍會合一處,總計約六萬人馬,分南北兩麵安下大營,開始了與南北兩路突厥軍隊的艱難對峙。

    楊爽率軍一撤回五原城,當即就接連派出多路斥候打探消息,並根據敵軍南北兩路兵力的多寡,將中軍帥帳安紮在了五原城南門外,重點防備來自南路突厥援軍對五原城發起的攻擊。

    由於之前在攻取五原城一役中,五原城南門已被雍虞閭下令徹底燒毀,五原城南麵已無險可據,楊爽便命軍士晝夜不停地在他的大營前後挖出了兩道深一丈、寬三丈的壕塹,以代替城牆,布下兩道阻攔突厥軍隊進攻的屏障。而他為了提振、激勵軍中士氣,自己親自坐陣於兩道壕塹之間的大營之中,以顯示誓死堅守五原城的決心和信心。

    兩路隋軍在五原城會合,加緊布防的同時,第二可汗庵邏率領著其部族七萬大軍也趕到了五原城外。這樣一來,除窟合真率領的攻占白道州的四萬突厥主力以外,集結於五原城南麵的突厥軍力總數就達到了八萬之眾,加上北麵處羅喉和雍虞閭麾下所剩一萬多人馬,突厥以九萬人馬,兵分南北兩麵,將楊爽所率的六萬隋軍便圍困在了北距雁門關三百裏之外的五原城。

    周搖僥幸在親兵的護持下從隋軍得而複失的白道州城中逃出,馬不停蹄地奔回雁門關,報告了突厥主力回援,白道州失陷的消息。率軍駐守雁門關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書李雄接報後立即加強了對關外突厥軍隊動向的警戒和防備,同時差人將周搖送回並州去見楊廣。

    楊爽率軍出關的這半個多月以來,楊廣腿傷雖有所恢複,但離下床走動尚需一段時日,便將行台的大小政務暫時托付給張威、王韶兩位行台仆射處置,自己則在安若溪的精心照料下專心養起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