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5章 底層的力量(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090更新時間:2021-05-04 00:51:14

    楊廣最為關心的便是各地佛寺雖一座座修建落成,到時卻沒有那麽多的僧尼入寺修行、事佛,因此盡管私心裏被張威的言語所打動,仍在麵試時請教過會琳,他一旦被確定為並州大興國寺住持兼河北僧監,如遇世家豪右阻撓其門中奴仆、客戶出家修行,將如何應對?

    會琳當時合掌微微一笑,答道:“佛說:世間諸事,有果必有因緣。世家豪右不願投入其門下的僧人重返佛寺,是擔心其門下人丁的流散,而非反對人事佛。而出家修行之人,究其事佛的根源,也可分為多種:虔心向佛的固然有之,但並不占多數;大多數人或為生計所困,想入寺混得個溫飽,譬如貧僧當年就是如此;也有犯奸作科之輩,為躲避官府而被迫出家修行的,等等,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然貧僧皈依我佛近三十年,其間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關內關外、華夏異邦,所見所度之人成千上萬,頗知人心向善實為人之天性,這一點並不因其尊卑貴賤而有所不同,故而貧僧在以往宣弘佛法時,既可向販夫走卒、士庶百姓解說佛理,傳授其經義,也能與異族胡酋、世家豪右講說佛義,勸其誠心向佛,積年累月下來,我視眾生皆為心善向佛之人,而眾生無論貴賤皆視我為傳經弘法之人,彼此間已沒有主仆、尊卑的區別。王爺方才問貧僧,對世家豪右拘束其門中奴仆、客戶返寺事佛一事如何應對,貧僧隻能應以佛門大開,普度眾生,眾生既有歸佛、事佛之心,何人能拒其於寺門之外乎?”

    他侃侃而談,楊廣卻聽得似懂非懂,才欲再問,陪坐一旁的張衡已從會琳的話中瞧出了些端倪,借向會琳發問,點拔楊廣道:“和尚說了許多的話,是想答複晉王殿下,您已在百姓心目中被視做佛的化身,隻要您出麵,世家豪右就不會阻撓其門下奴仆重返佛寺的,是這個意思嗎?”

    “施主言重了。佛就是佛,僧就是僧,佛為僧之主,僧為佛之仆,又怎可混為一談?”會琳因嫌張衡把話說得太明,忙合掌自謙道。

    “那,您為何不依然做一名掛單和尚,雲遊各方,點化眾生,反倒來和諸僧爭這個住持之位呢?”張衡聽會琳話說得過於冠冕堂皇,激起了他的促狹之心,有意刁難刁難他,笑著又問道。

    “概因貧僧自謂做得這個住持也。”會琳也絕,淡淡一句話噎得張衡再也不敢開口講話了。

    事後,楊廣在正式向朝廷舉薦由會琳擔任並州大興國寺住持人選前,經王韶、張衡等人提醒,曾派人暗地裏深入關內、關外民間,查訪過會琳和尚是否真如他本人所說的那樣,在百姓心目中享有別的僧尼不可替代的祟高威望,結果還真像他自矜的那樣,不單大隋境內的百姓對其心懷敬仰,即連雁門關外的突厥牧民聽到會琳這個法名,也會連連點頭稱讚。

    盡管如此,王韶還是建議楊廣對會琳和尚曾在突厥境內逗留長達十年時間的這段過往經曆多加提防,楊廣考慮再三,遂采取了折衷的方案:在向朝廷上章推薦由會琳擔任並州大興國寺住持兼河北僧監的同時,懇請朝廷從長安的寺院中指派兩位有道高僧來並州大興國寺擔任僧職,做為會琳的副手,既協助他掌管河北佛教事務,同時也可對他實施監督,以防萬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