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3章 後果很嚴重(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438更新時間:2021-05-04 00:51:18

    依隋時軍製,十二衛設大將軍一人,將軍兩至四人,衛下分設驃騎府、車騎府統轄諸軍,故稱之為衛府軍,簡稱府軍。在此軍製下,每逢戰時,由皇帝親自命帥統兵出征,行軍元帥之下設多位行軍總管,作為戰時統軍將領,戰事已畢,行軍元帥以及受他節製的各路行軍總管須向皇帝交還兵符、印信,所帶軍隊仍歸各衛府統轄。

    因隋高祖楊堅設置河北道行台以及河北道行軍元帥一職的用意就是為了統一北境諸州府軍令、政令,更加有效地防範和抵禦突厥南侵,故而於楊爽奉調任河北道行軍元帥之初,就下詔詔準楊爽轄下常年保持戰時的軍列狀態,全軍主將稱行軍元帥,各營主將稱行軍總管。

    楊爽奉調離任後,楊廣隻是暫代河北道行軍元帥,加之自楊爽率軍出關北伐以來,突厥和隋朝已有近一年的時間處於和平狀態,故而楊廣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與突厥外交往來以及治理內政兩個方麵,楊爽麾下原有的近十萬兵馬仍由各行軍總管分別統領,駐紮於並州四周。

    因此,在張威、王韶兩位仆射奉命率領歸行台兵部節製的並州府軍及就地招募的兩萬多新軍火速增援雁門關以後,楊廣手頭可供調遣的最主要的兵力便是楊爽麾下這些行軍總管統領的近十萬府軍了。

    要知道,楊廣不僅僅是河北道行軍元帥,他還有另一個十分重要的頭銜:左武衛大將軍。這就使得包括燕榮在內的各位行軍總管統領之兵馬,依衛府建製,名義上統由楊廣這位左武衛大將軍節製,即便待將來燕榮等人不再擔任行軍總管,也須歸入左武衛建製、序列,在名義上接受楊廣的節製。

    正因如此,楊廣聽燕榮一張口,就在自己麵前意存輕慢,口出不遜,把臉一沉,冷冷地提醒燕榮道:“燕總管,這裏如同中軍帥帳,沒有王爺,隻有元帥。我且問你,突厥此次突然發兵來犯,一共出動了幾路兵馬,兵力分別是多少,統軍之將領又是何人?這些你尚不得而知,憑什麽敢在本帥麵前口出狂言,要帶兵出戰?”

    在楊爽麾下的諸位行軍總管之中,就數周搖平日裏與燕榮最為要好了,此時見燕榮一開口就遭到楊廣的痛斥,生怕燕榮一副火暴脾氣,會當場與楊廣翻臉,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忙跨步向前,抱拳向楊廣解釋道:“元帥教訓得甚是,燕榮總管實則是擔心雁門關有失,才向元帥主動請纓,請求領軍出征的。元帥雖已向雁門關派出兩路援軍,然軍中尚缺能與敵臨陣對決之大將,不如就賜一枝令箭給燕總管,命他帶本部人馬增援雁門,以防不測。”

    “齊安公,你以為如何呀?”楊廣聽周搖所說不無道理,臉色有所緩和,轉過臉來問李徹道。

    “元帥,沙缽略父子居心叵測,先是送宇文閱首級與我朝,繼而不過兩日,便悍然興兵來犯,可見其犯我之心,必存之已久,若不及時給予迎頭痛擊,勢必給河北道諸州帶來更大的災難。然目下我方所不知者,實為元帥方才所言之事,且件件至關重要,關係兩軍勝敗,故而,末將以為,從全局考慮,目前暫不宜向雁門關增派援軍,待稍後沿邊諸州府報來敵情後,再視敵軍情形做出決斷。”李徹念及楊廣初次擔當全軍主帥,指揮與突厥大規模交戰,且所統皆是驕兵悍將,唯恐其威望不足以服眾,便有意提醒楊廣切不可輕易派出手中所有的兵力,而需根據敵情變化依次派兵應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