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80章 遷平民,還是遷豪強(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252更新時間:2021-05-04 00:51:50

    楊俊作為鎮守西北的秦州總管,楊廣是已回京赴任的雍州牧,執掌關內諸州府,二人管轄的地界都是太子楊勇在奏章中建言移民的主要去處,因而,楊堅征詢二人對此事的意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在聽高穎轉述罷楊勇奏章的主要內容後,楊堅首先把目光投到了秦王楊俊身上,希望能先聽聽他的見解。

    “父皇,兒臣對太子的建言並無大的異議,隻是擔心驟然將多達數十萬的新增編民都遷至西北諸州,恐怕會引發西北當地百姓的不滿,造成關東移民和當地百姓之間的衝突。”因前不久太子楊勇幫了他一個不大不小的忙,舉薦他的妻兄崔弘度調任江陵總管要職,楊俊略一思忖,即對楊勇提出的建言表示了基本讚同。

    “西北諸州地廣人稀,從關東遷移大批百姓到那裏,雖然能夠解決無田可授的難題,但也確實容易引發當地百姓對關東移民的不滿和抵觸情緒,那麽,依你之見,該如何破解這道難題,既能解決新增編民的授田問題,又避免當地百姓和移民之間的衝突呢?”楊堅認為楊俊所說不無道理,緊盯著他又問道。

    “這個嘛。”楊俊沒想到父皇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凝神考慮了片刻,方開口答道,“依兒臣之見,不如將少部分的關東新增編民遷移至關內、西北諸州,把其中大部分的人戶遷往更遙遠,人煙更加稀少的西疆,甚至可考慮將其中一部分遷往關外新拓的疆土上安居,這樣一來,在解決無田可授難題的同時,也能使這多達數十萬的新增編民為朝廷開疆拓土做出貢獻,可謂一舉兩得。”

    楊堅點了點頭,不經意地瞟了站在下首的高穎一眼,見他麵色凝重,若有所思,遂改向楊廣問道:“阿縱,朕聽說河北道治下也新增了十幾萬編民,你對這件事是怎麽看的?阿祗方才所言及的將一部新增編民遷往關外為朝廷拓邊的做法可行嗎?”

    楊廣因之前在並州時就和王韶、張衡等行台僚屬詳細討論過此事,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故而立馬抱拳答道:“在兒臣答複父皇的垂詢前,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高仆射,不知可否?”

    見楊堅點頭無話,楊廣遂轉向高穎問道:“我聽說高仆射在向父皇建言推行大索貌閱,重新核定人丁戶口後不久,又向父皇建言實行了輸籍之法。對推行大索貌閱以期增加朝廷貢賦的做法,我並無異議,唯一感到不解的是,若按朝廷實行輸籍之法的本意,理應就是推行‘均田製’,實現人盡耕其田的目的,然則為何高仆射要向父皇建言,隻將無人耕種的荒田授予新增編民呢,這豈不是同推行‘均田製’的初衷自相違背嗎?”

    高穎聽此一問,心中不由得暗自讚歎道:晉王能有此一問,足見其已領悟到了朝廷推行大索貌閱和輸籍之法的真正用意所在!

    “王爺容稟,確如王爺所說,在推行大索貌閱,重新檢校核實人丁戶口之後,配合推行輸籍之法,究其初衷是為了效仿前賢,實行‘均田製’,但因考慮到關東、河北世家豪右的勢力過大,倘若朝廷在大索貌閱之後,立即從他們手中拿回可觀數量的土地授予新增編民,極易引發他們的激烈反對,甚至引起民間動亂,所以,我才向聖上建言,采取過渡的方法分步推行輸籍之法,先將荒地授予新增編民,待時機成熟,朝廷有了安撫關東、河北世家豪右的妥當辦法之後,再正式推行‘均田法’。但不知王爺讚同某此說否?”高穎鄭重地向楊廣做出解釋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