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17章 宮務即朝政(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310更新時間:2021-05-04 00:51:57

    太子楊勇此次也是帶著一大堆煩心事返回長安的。

    早在東西突厥先後向大隋俯首稱臣後不久,楊勇身邊的得力謀士唐令則和鄒文騰就相繼替楊勇出謀劃策,建議他力爭下伐陳主帥這一位置,率領大軍攻滅南陳,建立下旁人難以撼動的功業,為日後登極奠定堅實的基礎。

    “殿下,伐陳不同於抵禦突厥,這可是一舉實現南北統一大業啊,除非陛下決意禦駕親征,否則,伐陳全軍統帥一職,定非殿下莫屬。”

    太子左庶子唐令則話說得還帶些幾分宛轉,而身為太子家令的鄒文騰勸起楊勇來,話說得就很直截了當了:“殿下,此前晉王引東突厥沙缽略來向朝廷稱臣,秦王坐鎮西北,攻滅了西突厥阿波部族,即便是蜀王,也平定過羌的叛亂,唯有您未曾建立過軍功,如不能抓住滅陳這一良機,建立下功業,懾服幾位王爺,下官唯恐長此以往,於殿下多有不利呀。何況,殿下早在數年前就開始著手擴充東宮六率,六率兵馬如今已擴至萬人,遠遠超過了朝廷的定數,如殿下不能統軍伐陳,日後陛下一旦認真查究起來,後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兩位謀士語氣輕重緩急雖大不相同,但楊勇卻從兩人的話中領悟出了一點:伐陳遠比降服突厥、平定異族叛亂要重大得多,一旦自己統軍攻滅了南陳,實現了南北統一,自己日後順利登極就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楊勇雖有意采納兩位謀士的建言,在之後給朝廷的上章中屢屢提到願統軍伐陳,可父皇楊堅不知出於什麽考慮,竟遲遲未給予明確的答複,這使得楊勇心中頗為不快。

    在鄒文騰的建議下,楊勇唆使他安插在大興宮內的臨射殿掌事宦者萬全暗中打探楊堅是否已有屬意的伐陳統帥人選,結果發現,出鎮並州六年,多次打敗過突厥的二弟晉王楊廣才是父皇心目中位居第一的伐陳統帥人選。

    楊勇接報後,急召兩位謀士前來商議對策。結果,唐令則給楊勇出了一個遷徙新登記人丁至西北,為即將展開的攻陳之役做好準備的主意。

    唐令則出此主意的本意是欲借助將關東、河洛一帶的數十萬新民遷往關內、西北等地這件事,給楊勇創造一個大規模調動民力的機會,一則可以向楊堅和世人展示楊勇的確具備統率大軍攻滅南陳的才能,二來也可以趁此機會邀買在民間享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關東世家豪右的人心,爭取他們對楊勇出任伐陳統帥的支持,以便待伐陳之役打響後,能夠從關東一帶源源不斷地得到軍資、糧晌的保障,謀劃不可謂不深遠,用心不可謂不良苦。

    可是,大大出乎唐令則意料的是,楊堅居然采納了二皇子、晉王楊廣的建言,決定改遷新民為遷徒關東世家豪右入關。如此一來,倘若由出鎮東都的太子楊勇出麵來組織動遷的話,勢必會招致這些財力雄厚、人脈極廣的關東世家豪右對楊勇的極大不滿,進而徹底打亂原先的計劃。

    正因如此,唐令則在得到萬全發自大興宮中的秘報後,立馬會同鄒文騰一同來找楊勇,建議他立即向皇上提出要求返朝,回到長安,即便不能勸說楊堅改變遷世家豪右入關的主意,也要一舉拿下攻陳全軍統帥這一職位,確保這一曠世軍功不落入別人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