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28章 軍士入籍和科舉取士(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130更新時間:2021-05-04 00:52:18

    “確如阿縱你所說,將本做四分之天下歸於一統,自非一日之功,然也需立即著手去做,方能真正實現之。你們說,然否?”楊堅鄭重告誡兩個兒子道。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願替父皇分憂、為朝廷效力,早日實現天下真正一統的宏願大誌。”楊廣、楊諒不約而同地挺身站起,齊聲答道。

    確如楊堅教誨兩個兒子的,他此次北巡,除以武力懾服以東突厥為首的北境各藩邦繼續向隋朝稱臣獻貢這一軍事意圖之外,就是如他所說,想籠絡河北一帶的世家豪右、行伍軍人真正效忠於大隋,將本做四分的天下凝聚成一統的局麵。

    因此,楊堅在北巡期間,帶著楊廣、楊諒兄弟二人幾乎走遍了河北道行台治下的十九座州府,接見了範陽盧氏、太原王氏、渤海高氏、封氏在內的數十家世家豪右的代表,向他們了解、征求朝廷欲在伐滅南陳,軍事上實現南北統一之後,采取何種舉措方能使天下歸為一統的良策。

    待楊堅結束了並州之行,攜楊諒返回長安之時,他已傳命隨行的高穎等人開始起草實行新政的詔書了。

    滅陳之後,楊堅欲推行的新政主要有兩項:軍人入籍和科舉取士。

    其中軍人入籍是高穎向楊堅建言,首先提出的。起因還在於開皇五年間開始推行的大索貌閱。

    高穎當初向朝廷建言推行大索貌閱的真正用意是為了查清核實全國的戶口、人數,為下一步擬定田法奠定基礎。大索貌閱實施四年以來,雖然清查出了數十萬為躲避苛捐雜稅自願依附於世家豪右的新民,也經過推行與之配套的輸籍之法使這部分新民無田可種的困境得到了一定的緩解,卻仍難以準確核定出全國的人口總數。

    高穎曾在伐陳之役中擔任大元帥府長史一職,對行伍之事並不陌生,於伐陳成功後與楊堅君臣二人的一次討論朝政時曾提出,自漢末兩晉以來,凡入行伍之人,不問出自何地何鄉,一概編為軍戶,隨軍駐紮,不再是朝廷的編民。日積月累,世代繁衍,就在全國各地形成了以軍戶及其家小為主體的數以千計的堡塢。軍人們既被取消了籍貫,客觀上便成了無地可依的流民,軍戶們世代不務農耕,但以從軍為業,也成了不向朝廷繳納賦稅,不列戶口名冊的特殊群體。這樣於楊堅欲實現真正天下一統的宏願大誌極為不利。

    有鑒於此,高穎向楊堅獻策,無分軍民人等,一律編以籍貫,推行軍人、軍戶入籍,加強人口、戶籍管理,以實現天下之軍民人等盡皆在朝廷掌管之下的目標。

    楊堅經過選擇到河北一帶民間實地調查,決定采納高穎的這一建言,於開皇十年正式頒詔,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軍人、軍戶入籍,徹底改變了此前三百年來軍民分列,軍人、軍戶不入朝廷編民之列的狀況,同時也為隋唐兩朝府兵製逐步向募兵製的轉變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關於科舉取士一條,實則倡言於晉王楊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