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84章 何其相似乃爾(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050更新時間:2021-05-04 00:52:48

    潘誕低頭想了想,說道:“那就請王爺先隨貧道到回雁坡去吧。”

    楊廣點頭允準,遂跟著潘誕向東北方向走去。

    裴蘊擔心潘誕利用熟悉山中地形的便利再次逃跑,暗命郭衍緊跟在潘誕身後。

    楊廣翻身下了馬,將馬韁交給郭衍,自已則徒步並肩與潘誕朝前走著,同他拉起了家常。

    “道長方才自稱是中土人氏,不知原籍在何處啊?”

    潘誕略一猶豫,答道:“就在浙東的天台山腳下。貧道自幼出家修道,算起來離開故鄉已近三十年了。”

    “那麽,此次道長受高元之托,回到江南,就不曾回天台山嗎?”

    “家中已無親人,不去也罷。”

    “據本王所知,高元繼任高句麗至今尚不到半年的時間,道長來到這雁蕩山之時,最早也應在春天吧,又如何知道南來的雁群會到回雁坡落腳、棲息呢?”

    潘誕轉頭盯了楊廣一眼,臉上自被捉以來第一次露出了一絲笑容,答道:“貧道初到回雁坡時,曾發現坡上坡下有不少雁群留下的糞便,故而猜測南來的雁群大多在回雁坡落腳。”

    楊廣就這麽和潘誕東拉西扯地閑聊著,翻過了雁翅嶺,又走了大約十多裏路,來到了回雁坡下。

    果然,回雁坡上不時傳來一兩聲大雁的鳴叫聲,楊廣等人站在坡下雖看不到大雁,但憑著這聲聲雁鳴也能感覺到確實已有雁群南來過冬了。

    楊廣不想驚動南來的雁群,遂沒有急於登上回雁坡,而是站在坡下,四下觀賞周圍的景象,似有感慨地對裴蘊說道:“顧姿兒雖然沒有交待得十分清楚,但想必當年陳叔寶攜顧盼兒同遊雁蕩山之時,也正值雁群南飛的季節,否則他又怎麽會想起要為即將創立的秘密諜報機關起了‘雁巢’這麽個名字呢?”

    裴蘊瞟了站在楊廣身旁的潘誕一眼,說道:“是啊,陳叔寶大約是想借‘雁巢’這麽個名字向即將派往江北兩朝長期潛伏的細作們傳達這樣一層意思:如遇嚴寒,難以抵禦,隨時可以返回溫暖如春的江南吧。”

    楊廣點了點頭,喟然歎息道:“高青蓮、顧盼兒俱是陳叔寶身邊至親至愛之人,他們倒沒有辜負陳叔寶的期望:高青蓮在南陳即將覆亡之際從遙遠的遼東潛回江南,意圖複辟,雖然落得個兵敗自盡的下場,但對南陳而言,也當得忠義二字;顧盼兒雖為女子,卻敢於在‘雁巢’即將被偵破之時,挺身而出,用五千顆同伴的人頭換得了朝廷對她一已的信任,欲在南陳覆亡之後挽狂讕於既倒,仍在為南陳複辟做著最後的掙紮,更令人為之唏噓不已。衝之,倘若朝廷活捉了高青蓮、顧盼兒二人,你認為當如何處置這二人呢?”

    裴蘊原已猜到楊廣請潘誕充做向導,一同遊山,是欲借機說服他招供,此時聽楊廣給予了“雁巢”兩任大頭領——高青蓮和顧盼兒如此高的評價,並且專門詢問自己對於處置這二人的意見,更加坐實了先前的猜料,遂順著楊廣的意思答道:“朝廷對待陳叔寶,尚且封之以公爵,賜之以宅邸,更何況高青蓮、顧盼兒二人呢?如依下官之見,最適宜安置這二人的地方便是這雁蕩山,可在這山中為二人修建兩座寺院,使二人在晨鍾暮鼓聲中細細品味各自不同尋常的人生,不也算是功德圓滿了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