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2 勝利在望(2/3)

作者:小二園字數:8424更新時間:2021-04-24 07:48:04

    在進攻的第二天,德軍遭到第一次挫折,盡管他們作了種種努力,部隊還是無法突破蘇軍的防線。“大德意誌”師是一個很強的師,擁有約一百八十輛坦克,編成密集隊形進行衝擊,它的正前方就是沼澤,因而遭到俄國炮兵的猛烈轟擊一工兵未能準備好適當的渡口,許多坦克成了紅軍航空兵的犧牲品——在戰鬥中,盡管德國空軍占優勢。但俄國飛機作戰英勇頑強。甚至在德軍第一天攻占的地域內,俄國人不知從哪兒突一然昏出來,因而“大德意誌”師的偵察部隊不得不去對付他們。7月5日夜間到7月6日底起未能渡過溪流和沼澤。

    在左翼,坦克第3師對薩維多夫卡的進攻,就象“大德意誌”師對阿列克謝耶夫卡和盧恰尼諾的進攻一樣,未能獲得成功。整個地區到處都是地雷,而且擁軍在整個防線上的防禦,都得到配置在居高臨下有利位置的坦克的支持。

    整個庫爾斯克地區的戰鬥打得很艱苦,而且一直沒有間斷過。經過一周激戰之後,德國人得出結論。俄軍的預備隊是打不完的。到7月14日,比較精明的德國領導人,其中包括梅倫廷,都認識到,“德軍進攻的時間表已經完全被打亂”。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多。

    在普羅霍羅夫卡周圍的一次異常激烈的戰鬥中,德軍裝甲車輛和人員損失極其慘重。據蘇方的記載,僅在一天的戰鬥中,德軍就損失了三百五十輛坦克和一萬名官兵。

    突出部南側的戰鬥也十分激烈,損失的嚴重程度便是證明。例如,坦克第19師坦克第73團,到進攻的第五天隻剩下兩個連了。步兵第332師損失了三千七百人,而坦克第6師也遭到重大傷亡,隻剩下四十七輛坦克了。

    就在這個時候,沃爾科夫和華西列夫以最高統帥部駐當地代表的身份,命令西方方麵軍和勃良斯克方麵軍發動攻勢。三天以後,即在7月15日,中央方麵軍向奧廖爾方向發起了進攻。

    德軍統帥部麵臨著一項緊急的決定,即是否將正向別爾哥羅德—庫爾斯克方向進攻的部隊後撤到它們原來的陣地。如在原來的陣地鞏固下來,德軍能指望利用在奧廖爾橋頭堡作戰的部隊之一部。因此,7月16日,德軍坦克第4集團軍和“戰鬥”特遣集團軍,在強大的後衛部隊掩護下開始撤退。

    根據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精神,英美聯軍將於1943年夏由哈羅德·亞曆山大將軍指揮執行代號為“愛斯基摩人”的西西裏島登陸戰役。1943年7月10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指揮英第8集團軍、巴頓指揮美軍第7集團軍同時在西西裏島東西兩地實施登陸作戰。迫使墨索裏尼於7月25日下台。由於意大利的局勢的變化,德國在該地區的兵力無法抵禦西方盟軍的進攻,同時,庫爾斯克會戰不僅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而且在奧廖爾突出部的德第9集團軍有被切斷後路,重蹈斯大林格勒德軍覆滅的危險。希特勒決意終止“堡壘”計劃,抽調東線的兵力去意大利。7月13日他召集克魯格、曼斯坦因等人到他的“狼穴”總部開會,宣布這一決定,由於中央集團軍群現在糟糕的局勢,克魯格讚同希特勒的決定,但曼斯坦因則強烈地反對,他認為蘇軍已是強弩之末,隻要多堅持一下德軍就能取得勝利。基於對曼斯坦因的信任,希特勒雖然終止了“堡壘”計劃,但他同意曼斯坦因繼續在南線進攻。

    但曼斯坦因對蘇軍實力的判斷是相當錯誤的,其多次進攻均未能達成目標,而此時庫爾斯克北部以及意大利的局勢卻日益惡化,這促使希特勒最終取消了進攻,德軍於7月17日開始後撤,到23日,雙方基本恢複了交戰前的態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