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三章 皇帝很尷尬(1/3)

作者:俊秀才字數:7330更新時間:2021-01-22 09:21:45

    宮中。

    從學堂回來,還沒有進膳,景和帝便把趙壽叫到了跟前。

    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大康朝開國太祖明文規定,凡宮中宦官敢參與國政者,斬之無罪。

    後麵的幾個皇帝,即便是有親信宦官,卻也沒有讓他們和朝政掛鉤,大部分都在宮裏幹點閑活兒、聊聊八卦就行了。

    這也是為什麽景和帝明知道宮裏的各種開支不正常,也沒有去管的原因——宦官們已經沒有任何的事情做了,外來的油水也全部斷絕,他們還沒有男人的生活。如果再不撈點小錢,恐怕他們得集體把皇帝都給殺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前朝有兩位皇帝,就都死在了宦官手裏。

    一個被亂刀砍死。

    另一個活生生被捂死。

    當然宦官們也不會完全沒用處,實在是能力突出的,充其量在內務府和繡衣衛發揮一點力量。

    比如說如今的內宮三大主管之一的周明,就是兼任繡衣衛副都督,並沒有任何的行動權力,但是包括都督高敬在內,都要受他的監控。

    趙壽是景和帝最親近的宦官,這位大太監一天之中起碼有六個時辰是陪伴著景和帝的。

    雖然他在宮裏並不直接管理多少事情,可即便是主管宮中用度的總管太監錢賢瑞,也得對他恭恭敬敬。

    “你先擬個旨意。”景和帝吩咐趙壽道:“銘淇這小家夥雖然頑劣憊賴,可這一次有功於社稷,還是要多賞賜他的。”

    “是!”

    趙壽明了的道。

    宗室即便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也是沒辦法進入朝廷權力的中心的。

    所以大康朝的皇帝遇到這種情況,就是大肆的賞賜。

    爵位、俸祿和金錢都有。

    此次裕王世子立下的功勞很大,算得上為今後數十年的戶部記賬、清理事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景和帝一定要獎賞。

    古書裏麵說過,聖人之為國也,壹賞,壹刑,壹教。

    賞可是排到了最前麵。

    沒一刻功夫,趙壽已經備好了紙筆,站在了旁邊的小桌前,靜候皇帝發話。

    曆朝曆代,隻有最正式的“聖旨”,才是由專門的庶吉士來書寫,其餘的“中旨”和“上諭”等,那些字大部分都是宦官們的手筆。

    不過我們大明的朱八爺是個奇葩,明明自己是叫花子出身,文才和筆鋒都不夠,卻最喜歡自己來寫聖旨。

    而聖旨裏麵,還分為了四個類別。

    東漢蔡邕,也就是蔡文姬他爹,在《獨斷》裏麵寫過,皇帝的命令一曰策書,二曰製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分別以製、詔的方式呈現。

    但其實皇帝的詔書,一般都是三種模式,分別是詔曰、製曰、赦曰。

    詔曰便是昭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的聖旨,非大事不出。

    製曰便是基本上隻給官員及其親屬、貴戚們看的內容。

    赦曰其中含有濃濃的告誡、警示的味道,一般來說都不是好事。

    柳銘淇這一次立功,不是為皇帝立功,而是為整個朝廷,整個天下立功,所以景和帝就不發“中旨”和“上諭”,而是選擇了更加正式莊重的方式來獎賞他。

    片刻之後,趙壽拿著寫好的文書,給景和帝看了之後,便差人送往文淵閣。

    大康朝的聖旨是有很強的約束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