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三章 快速商討【第一更!求訂閱!】(1/3)

作者:俊秀才字數:8776更新時間:2021-04-07 12:25:18

    從宮裏出來,柳銘淇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天上的星空繁星點點,看上去特別的漂亮。

    生在這個封建時代,還真是難啊!

    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皇帝,都難。

    嗯,甚至是被他設計的那些宗室和勳貴們,同樣難。

    他們就要時時刻刻提防著要被薅羊毛。

    當然了,這並不是柳銘淇自己原創的。

    曆史上做這個事情做得最如火純青的,是那位十全老人。

    乾隆經常就號召大家“自願捐款”,每一次各位商人都“積極響應”,甚至傾家蕩產都要高呼皇帝爸爸萬歲。

    而乾隆一朝的親王、郡王等宗室們,對乾隆的孝敬也是非常多。

    例如史書記載的,有一次一位親王直接就貢獻了價值超過五十萬兩白銀的寶貝。

    那些宗室貴族們想要得到特權,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乾隆捐款送東西。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乾隆朝看起來特別有錢,特別繁華的緣故。

    但也因此種下了極大的禍根,導致了之後的嘉慶皇帝雖然是一個很不錯的皇帝,卻也隻能勉強支撐著這個破損不堪的國度。

    畢竟乾隆比他的爺爺康熙還要浪,但嘉慶這個道德君子卻比不上他自己的爺爺雍正那麽力挽狂瀾於危難之間。

    故而許多史學家說起,清朝實際上亡於乾隆,這話柳銘淇認為一點兒都不錯。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 眾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還可領現金!

    現在輪到了柳銘淇,他當然隻是借鑒乾隆的方法,而不是完全的照抄。

    比如柳銘淇肯定不可能把手伸向商人們。

    商人們一旦對這個朝廷產生了不信任感,對於整個商業的打擊必然是非常沉重的,完全不利於更加有活力的經濟出現,就沒有了萌發工業革命的先天條件。

    他隻能把手伸向宗室和勳貴們。

    和我大清不一樣的是,大康的宗室和勳貴真的有點可憐,不能參與朝政,更不可能仗勢欺人,最多就是有點商業上的便利。

    就這麽淒苦了,柳銘淇還想在他們身上撈錢,實在是不厚道。

    但如果把他們的淒苦和老百姓們老老實實、妻離子散甚至易子而食的淒慘相比,不但柳銘淇沒有半點不好意思,連景和帝這種老好人也不會內疚。

    宗室和勳貴們再怎麽慘,都可以領到朝廷的俸祿,都能進宮領到皇太後的賞賜,都能靠著超低商稅去做點生意。

    這可比連吃野菜都找不到的窮人要好太多了。

    當然了,柳銘淇還有一個不可能和皇帝大伯講的目的。

    他想要進一步減少大康宗室和勳貴對於商業的影響力。

    一旦他們想要給兒子們或者女兒們得到更多更好的爵位,那麽必然會大幅度的消耗他們積累的商業財富。

    表麵上看,增加這些人的俸祿,會讓朝廷的負擔增加,可其實這些俸祿都是人家拿錢來買的。

    況且當他們一次次的消耗自己的商業積累後,他們在商業上的本錢就不夠了。

    一萬兩做生意和十萬兩做生意,能是一樣的嗎?

    等到你累計到十萬兩,又想要為自己的兒女去買爵位了。

    一旦宗室和勳貴的資本少了,對商業的影響力就很小,從而他們的低稅率就無法去衝垮那些正兒八經的商人了。

    換句話說,柳銘淇就是要從這方麵來衝抵他們的特權。

    隻要資本足夠雄厚,低稅率這個特權有多可怕,你隻要看看那些在改/革x開/放初期,來我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怎麽擠垮國內企業的,便知道了。

    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各種特權必然是越少越好。

    大康雖然在供養宗室和勳貴上麵支出不少,但賣這些爵位就早已收回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