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八十章 招募少年團【第四更!求訂閱!】49/110(1/4)

作者:俊秀才字數:6552更新時間:2021-04-11 12:23:15

    窮人是沒有休息的權力的。

    頂多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聚一聚,吃一點平常舍不得吃的好東西,然後買一點布料做成新衣服,也就算很好了。

    真正更窮的人,一直都要為生存而努力,哪裏來那麽多的閑情逸致?

    所以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自古以來的真理。

    不過許多朝代的當權者根本不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威力,一點好處都舍不得分給最底下的民眾,所以基本上撐不過三百年就要掛掉。

    大康朝做得很好的一點,就是給了農民活路。

    沒有了宗室子弟和勳貴子弟的瘋狂圈地,再加上大康的經商氛圍非常濃厚,導致了各種作坊繁多,大大的吸收了勞動力,從而地主們對於擴張土地,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畢竟土地多了是要人來耕種的,很多民眾都去了作坊打工,一年忙碌下來是種地的三倍、五倍收入,你說他們願意怎麽幹?

    這個跟後世寧願打零工,也不願耕種土地,把自己的土地給荒廢了是一樣的道理。

    比如說丞相曹儀家裏有良田數十萬畝,但是平日裏能耕種三分之二都算不錯了,他家給租戶的分成還是六四開,自己雖然得了六成,可是繳納稅賦什麽的都他們包了,再加上自己應繳的田賦,算下來得到的比農民的四成還要少。

    但饒是如此,每一年他們的租戶還在不斷的減少。

    畢竟那裏是江南,商業氣息無比濃厚,年輕人們都不願意去耕田種地了。

    連曹儀家裏都是如此,你更別說那些大小地主們了。

    因此總體來說,除非是遇到極大的天災人禍,農民們的日子還算是可以。

    既然農民穩住了,整個國家就穩住了,大康這麽多年沒有發生什麽造反叛亂,就是這個道理。

    包括去年下半年來到京畿地區的幾十萬逃荒民眾們,無論是在京畿地區,還是在帝京府的,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平日裏出現在人們眼眶裏麵的,都是在帝京府的災民和本地的窮人們幹活兒。

    實際上在京畿地區的其它地方,京畿總督熊文慶也在做一樣的事情。

    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動,導致了這麽半年以來,京畿地區的許多年久失修的道路、城牆、河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要是換做平日,還根本沒有這個機會和支出預算呢。

    現在為了保障災民們的生活,朝廷和皇帝當然要拿出大筆大筆的錢,讓他們以工代賑,做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

    說實話,因為有了這個每天兩百文的工錢保障,讓他們在這邊比在家裏都還要收入高。

    特別是到了冬天,柳銘淇家裏的蜂窩煤工坊建立起來,每天旺盛的蜂窩煤需求量,撐爆了整個工坊,裕王府一口氣就雇傭了兩萬災民之中的婦女老人。

    這還不算,後來在靠近帝京城的地方,又建立了一個萬人的蜂窩煤工坊,專門提供給附近省份的人們蜂窩煤。

    連婦女和老人都能掙一百文一天,還加麩糠粥和饅頭,災民們簡直是樂開了花,恨不得這樣的日子永遠也不要停下才好。

    如今是正月裏麵,白天能有一些太陽,但早晚還是非常冷的,蜂窩煤仍舊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取暖工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