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木軌運輸的考量【第一更!求訂閱!】(1/3)

作者:俊秀才字數:6588更新時間:2021-04-13 12:17:46

    等到大中小的雪橇車做好,兩路齊發,帶著糧食,一路沿途發送,直接衝到荊門和孝感兩個地方後,柳銘淇等人便帶著羽林衛和千牛衛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木匠們還得留下,再做一些雪橇車,準備替換,然後有可能還得遠征湖南。

    話說司馬北真得玩得溜。

    他讓雪橇車到了襄陽之後,直接就空車跑到了襄陽平行的隨州,再從隨州往北到了京畿地區的信陽。

    繞了一大圈,卻是送過去了十多輛雪橇車和一群有經驗的木匠,正好幫助京畿地區另外一端的支援基地建造更標準的雪橇車。

    信陽這個地方的地勢可謂非常重要。

    它一路殺向南方便是約定好的孝感,孝感再往東南走就是黃石和黃岡。

    支援了這兩個地方後,馬上就可以延伸到東邊安徽的嶽西、望江。

    再往南便是江西的重鎮九江府。

    而孝感直接下去更好,過了武漢便可以直插雲夢澤畔的湖南嶽陽,還可以輻射到湖南常德。

    看看,一口氣能搞定四個省份的部分區域救災!

    而這些地方都是江南地區賑災的最西邊,屬於最遠的區域,要最後才能抵達。

    從京畿地區這邊走,反倒是最快,最便捷。

    所以這裏對於雪橇車和木匠們的需求是巨大的。

    司馬北的支援來得恰到好處。

    因為新野那邊的實踐已經證明了大中小的雪橇車安全可靠,在暴風雪之中完全能運送糧食到百裏之外。

    現在又有成品可以參考,又有參與了製作的木匠師傅們的現身說法,信陽的建造和運輸工作,瞬間就開始加快了。

    因為進展得太快,京裏到處準備的麩糠和糧食,整整五十萬石,五天時間就全部發出去了。

    嗎蛋。

    本來覺得江南才是主力,怎麽現在變成朝廷中樞硬扛了?

    可形勢這麽好,道路打通得這麽快,當然不可能繼續等著江蘇和浙江穿山越嶺來。

    有實力自己就上了。

    景和帝和一群大臣們咬了咬牙,又從倉庫裏麵拿出了三百萬石大米和麥粉、再按照一比三兌換了九百萬石的麩糠,一共一千二百萬石糧食,分成兩部分加急送到了新野和信陽。

    說來也湊巧,糧食陸續抵達兩個地方的時候,暴雪有了明顯的變弱。

    算一算時間,現在已經暴雪肆虐超過三十七天了,按照正常情況,應該也是到了變弱的時候。

    可從暴風雪的停止降落,再到暴風雪徹底化開,道路、莊稼、房屋重見天日,起碼是半個月一個月之後了。

    想要再恢複正常,恐怕也是要到三月份。

    到時候能不能搶種水稻,能不能有生產自救,都還是未知數。

    所以救災的步伐一刻都不能停,糧食還得繼續的往兩湖地區運送。

    柳銘淇等人離開的時候,兩萬聚集而來的精幹工人們已經抵達了。

    他們一方麵等著雪停,一方麵在訓練怎麽更好更快的除雪。

    在柳銘淇他們回到京城的時候,兩萬人已經快速的開始清除積雪,一路挖掘,朝著預定目標而去了。

    ……

    說起來,他們留在渠河鎮的時候,對麵襄陽、荊門、十堰等地飛鴿傳書提得最多的一個,並不是糧食,而是蜂窩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