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章 董太師和陳老總【第二更!求全訂!求月票!】(1/3)

作者:俊秀才字數:8866更新時間:2021-05-17 18:42:27

    劉仁懷具體要用什麽手段,他在奏章中沒有說。

    可一定不會是“以理服人”。

    這個方法劉仁懷肯定用過了,但沒有用,才逼迫堂堂江南總督發火,要“強硬一點”。

    景和帝也是怕劉仁懷心急做出事情,惹得江南不穩,那就糟糕了。

    江南現在儼然就是大康朝的命脈,比起之前更加重要。

    所以江南一定不能亂,哪怕是有亂的可能都不行。

    他在這個時候便想起了柳銘淇。

    柳銘淇不是朝廷中人,對於正兒八經的朝務,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但這小子有一肚子的壞水,從他的角度出發來考慮,還是有很多能考慮的奇謀妙計的。

    比如說之前的麩糠粥,雖然讓景和帝很難堪,但不得不承認,這個計謀不但多拯救了至少上千萬人,更讓朝廷的財政沒有崩潰掉,實在是大大的好事兒!

    要知道,單純說去年的蝗災,倒也算不了什麽,可能不用麩糠也能救助天下子民。

    關鍵今年年初的暴雪災害加在一起,倘若你之前不是用了麩糠粥,而是用的大米和小麥來救人,那麽暴雪災害時,全部人都得抓瞎了!

    一來糧食儲存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再拿出去就完全沒有安全保障了,國家都會震動。

    二來當時暴雪封路,即便是調用江南的糧食,也根本無法及時的運送過來,不知道多少人會餓死。

    景和帝想起來都在後怕。

    正是因為之前聽了柳銘淇的,用了麩糠粥,保存了元氣,才能應付第二波的災害啊。

    甚至是今年的大洪澇災害,還能算得上第三波。

    如若用了大米加小麥,第二波都撐不過,更別說第三波了。

    要真是那樣,恐怕此時大康早已經伏屍千裏,烽煙四起了!

    柳銘淇的歪主意可不僅僅這些。

    還有天價度牒,前前後後已經為朝廷增加了上千萬兩的收入,光今年都有三百多萬兩。

    更有“加爵加恩令”,京城收入高達一千五百萬兩白銀,江南也有一千萬兩入賬。

    這可是猶如沙漠裏的甘露,大大的緩解了因為多次災害而導致的財政窘境啊!

    否則這一次戶部和內務府貪腐虧空嚴重,一時半刻你哪裏找那麽多錢來用?

    再加上上一次也是柳銘淇看穿了那些糧食商人的陰謀詭計,帶著苗炎去殺雞儆猴,才解除了京城的糧食荒。

    那麽現在江南的情況幾乎是如出一轍,還有京城也差不多,皇帝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小狗頭軍師。

    ……

    柳銘淇也在思索。

    在皇帝看來,前後兩次的情況差不多。

    但以柳銘淇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一次相比上一次要麻煩多了。

    為什麽?

    因為這些商人們非常聰明,他們都在規則範圍內做事情。

    最聰明的就是保證了本地民眾的基本飲食用度。

    別說是大米和小麥,就是麩糠這些都是敞開賣,價格還不高。

    中華大地上的老百姓們最實在了,有吃有喝自然便不會鬧騰。

    至於說外地的民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對不起。

    連電視畫麵都沒有,看不到我就沒辦法感同身受。

    所以老百姓們並不會認為糧食商人們不大規模賣糧食是可惡的事情。

    倘若朝廷硬逼著他們,反而會讓老百姓覺得朝廷做得不對。

    這就需要有謀略了。

    恰好的是,柳銘淇有著五千年的古今中外的經驗,所以他能從中找出一些可以借鑒的東西來。

    這便是他超越別人的地方。

    很快的,少年便找到了兩個法子。

    第一個來自於董太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