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章 要生鏽了!【7000字!求全訂!求月票!】84/116(1/5)

作者:俊秀才字數:7422更新時間:2021-05-23 18:44:36

    彈簧這個原理,實際上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知道。

    弓和箭,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彈簧原理。

    隻不過我們的古人沒有深入下去研究。

    沒有像是牛老大那樣,遇到蘋果落下來都想要探究的想法。

    當然了,也肯定不是沒有,而是從儒家文化占據了整個天下之後,人們就不愛去探索了。

    坐在家裏讀讀聖賢書就好,反正聖人說的一定是對的,學習聖人就能得到一切。

    歐洲人不一樣,他們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文化傳承,在思想上顯得很亂。

    特別是在十五世紀過後,教廷的威嚴被一步步削弱過後,他們就越發的能自我思索。

    西方的科技發明進步,甚至是文化進步,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無數的發明蜂擁著出現了,西方文明第一次迎來了百花齊放。

    這裏麵發明了太多對現代曆史有重要意義的東西。

    其中一項便是彈簧。

    別小看了彈簧,彈簧在工業中起的作用,簡直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而且癱瘓的種類並不僅僅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那種螺旋壓縮彈簧。

    還有圓錐形壓縮彈簧、板彈簧、蝶形彈簧……等等,每一樣都在特定的工業製造之中貢獻著巨大的力量。

    單說我們大家知道的最簡單的螺旋壓縮彈簧,它最直接的一個功效便是在舒適度上麵。

    平日裏我們睡的席夢思床墊、坐的席夢思沙發,都是因為裏麵有成百上千個彈簧在其作用,所以你才坐得睡得那麽舒服。

    同樣的,福爾摩斯乘坐的馬車上麵,也是因為有了彈簧,才能大幅度的減少震蕩,讓他們坐得舒服。

    不然福爾摩斯和華生坐車一路坐到吐,哪裏來精神破案?

    柳銘淇實際上是想要做彈簧的。

    而且彈簧的重要性還是挺靠前的,雖然柳銘淇至少還有五六十年的時間來發明創造,但很多生活必需品必須要早點發明出來。

    古代運輸最麻煩的就是地麵不平整。

    雖然官道修得很好,但畢竟不是有彈性的,馬車跑在上麵,稍微貴重一點的東西,都得小心又小心的打包。

    人就不用說了,一旦跑快了,心肝肺都要給你顛簸出來。

    所以人家有錢人長途根本不願意坐馬車,或者是非要坐那種豪華的緩慢行駛的馬車才行。

    要不哪怕是坐船,有時候都比馬車好。

    一旦能把顛簸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麽坐船自然是比不上的。

    恰好的,除了橡膠之外,最好的避震便是彈簧起的作用。

    當然這不是一個彈簧就能搞定的,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工程。

    但能不能做出彈簧來,卻是成功的必要要素。

    柳銘淇本來想著,冬天沒事兒的時候就做彈簧。

    從皇宮出來後,想著自己給太後許的願,到時候順帶著假公濟私,把爹和娘也一起帶出去玩玩,不也是挺好嗎?

    反正有皇奶奶在場,就說兒子兒媳婦要跟著伺候,大臣們也不好意思阻攔嘛。

    這就需要柳銘淇趕緊的開始改造馬車。

    不然太後七十來歲了,坐這種馬車出門,還不如一路乘坐轎子呢!

    結果萬萬沒想到啊!

    就在這個時候,鍾彬居然自己送上門了!

    而且他就在鑽研彈簧。

    這讓柳銘淇覺得,是老天爺都在幫自己。

    一個合格的科學家,最重要的是什麽?

    那就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隻要他想要弄懂這個東西到底怎麽回事兒,那麽他就會不斷的堅持探索下去。

    鍾彬身為副相鍾昶之子,本來就衣食無憂,這便更讓他可以專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現在鍾彬差的,隻是係統的學習知識。

    隻要弄懂了“胡克定律”、弄懂了彈簧的絲徑、彈簧的內徑外徑、彈簧的長度等等關聯,他就可以明白做彈簧需要什麽東西,以及為什麽要做,需要怎麽去做。

    這才是歸根結底的培養一個物理學家的正確方法,而不是去培養一個工具人。

    在這個時代,物理學家比起工具人來,那可要寶貴多了。

    當然了,製造彈簧並不僅僅是這麽簡單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