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章 大發現啊!!(1/4)

作者:俊秀才字數:8582更新時間:2023-08-14 16:59:45

    “說起了老百姓的期望,江南倒是真有很大的一個期盼。”鞏淵說道:“已經有很多老百姓向我們《江南日報》記者反映,他們很需要便宜的蜂窩煤了!特別是聽說帝京府周圍才兩文錢一個蜂窩煤,他們很是羨慕呀!

    明明我們為全天下的人做了那麽多的事情,結果連京畿地區、湖北湖南、四川這些地方都能用上便宜的蜂窩煤了,我們卻還是得忍受高價,這樣多難受呀!”

    目前的蜂窩煤是從京城的兩個蜂窩煤工坊,通過漕運運送到江南來的。

    是由柳銘淇的舅舅徐家兩兄弟來經營的。

    因為體積太大,運輸費用暴漲,單價太便宜,而且價值偏低,所以大致上掙不了什麽錢。

    饒是如此,在京城兩文一個的蜂窩煤,在江南的終端價格都賣到了最高五文一個。

    也就是富裕人家喜歡用,畢竟比柴火方便許多。

    窮人是舍不得用的,哪怕是去年冬天比較冷,許多人還是盡量憑借著一身正氣硬扛。

    倘若是兩文錢一個,應該是有很多人願意在冬天用。

    畢竟江南這個環境的話,冬天濕冷,比北方還多了一種濕,難受得很。

    有了蜂窩煤來烘烤,去除房間裏麵的濕氣,絕對是一個好事兒。

    因此老百姓們在跟《江南日報》的記者就吐槽了這事兒。

    “記者”這個名字是柳銘淇給取的,用意是“記錄聽聞事件的人”,倒是古今意思一樣。

    記者是報紙非常重要的一環。

    他們搜集來的各種小故事、市井生活、民間八卦等等,很大程度上是如今《江南日報》暢銷江南的城鎮鄉村的重要原因。

    固然許多讀書人覺得這些毫無文化含量,可事實證明翔宇先生說得好,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江南日報》一天比一天得暢銷和影響大。

    隻不過……

    咳咳,這裏說的暢銷,是一天能發行到三萬多份沒錯,可每一份的價格不過是一個銅板。

    沒錯。

    就是隻有一個銅板,連印刷費用都掙不回來,更別說一眾人員的各種開支了。

    鞏淵以前還覺得自己可以為了理想傾家蕩產,做一個灑脫的少年郎。

    結果發現他是想多了。

    幸好有聖人這種冤大頭撐著,不然辦什麽報紙啊,直接拿個碗去乞討吧。

    “今年就會在江南設立一到兩個蜂窩煤工坊,到了冬天應該可以用了。”柳銘淇回答得幹淨利落。

    “真的呀?”

    鞏淵也就是順口一說,沒想到柳銘淇居然有了實際的計劃。

    “嗯,陸陸續續的全國各地都會有。”柳銘淇說道,“老百姓們說得對,這些基本的生活物資,必須要保證,不然我柳家掌管這個天下,還有人願意擁護嗎?”

    對於柳銘淇所說的,無論是有點桀驁不馴的鞏淵,還是老道內斂的戴飛英,都沒有反駁的意思。

    史書上記載得清清楚楚,前朝是怎麽橫征暴斂的,哪怕是這富饒的江南,也被他們逼得屍橫遍野,千裏哭泣。

    大康太祖定鼎以來,江南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大量的人口湧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