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二十九章 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一)(1/3)

作者:俊秀才字數:7448更新時間:2023-08-14 17:00:14

    我叫柳銘淇,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人。

    現在我需要做一個五年計劃,以便規劃未來五年即將怎麽做。

    俗話說,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如果沒有一個可以執行的計劃,想到哪兒做哪兒,無疑是一種很愚蠢的浪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

    同時為了致敬太祖等偉人,我把第一個計劃的年限定在五年。

    目標年限太長了讓人看不到希望,反而會懈怠。

    目標年限太短了不能夠做一些長遠的規劃設計。

    所以五年挺好的。

    總的說來,我在未來五年時間裏,第一序列需要完成的事情如下。

    紅薯。

    鋼鐵。

    火炮。

    香煙、白糖和胡椒。

    發電。

    四桅帆船和大航海。

    一項一項的說。

    紅薯這個事情前麵已經分析得夠多了。

    明年景和三十三年,便會有二十四萬畝的紅薯地在京城周圍鋪開。

    即便是產量不增加,按照每畝三千斤來計算,最多還有一年的時間,也就是景和三十四年,在整個京畿地區種植第三批的一千四百四十萬畝,便是最後一批試種了。

    等到了景和三十五年,四千多億斤的紅薯,便足夠分配給全國絕大部分的農民們。

    到時候我派出在京城裏有豐富種植經驗的老農民們,去各地執導他們怎麽培育紅薯種子、怎麽精細的養肥土地、怎麽的種植、怎麽的收獲和保存。

    相信在景和三十五年的秋天,絕大部分的大康民眾們,就能吃上香噴噴的紅薯了。

    至此隻要每年派人去檢查和指導一番,老百姓們便基本上不會再缺糧。

    再加上了對於各種糧食的儲備,以備災荒,困擾大部分朝代的糧食危機便會基本上得到解決。

    中華大地上的老百姓,隻要不餓肚子就不會造反。

    可是,如果他們因為沒有餓肚子,而毫無節製的開始生育,對於整個國家的負擔,肯定會越來越大。

    我一定要謹記人口快速增加帶來的各種難題。

    中華的朝代毀滅就毀滅在人口周期上麵。

    當人口增長到一定程度,已經沒有足夠的耕地讓他們耕種,糧食也不夠他們生活。

    這樣的年限隻用持續三五十年,等到他們的孩子們出世,情況就會遭遇更一步的計劃。

    倘若再連續遇到幾年的天災人禍,那麽必然就會反賊四起,天下打亂,從而最終改朝換代。

    我泱泱中華數千年,隻有南宋不是因為這個緣故而滅亡的,其餘的都逃不過。

    所以想要破掉這個人口周期問題,必須要想辦法。

    想辦法不是你讓他們計劃生育,在這個時代是絕對擋不住的,大康的人口隻會越來越多。

    節流不行,那就隻有開源了。

    人光吃紅薯,或者是土豆、玉米,那是絕對不行的。

    還需要大米當作主食。

    所以開源,主要就指的是怎麽有更多的大米。

    開源的辦法很多,可以不斷的改進水稻,也期待農家出現一個袁爺爺那樣的人,可以造福全天下。

    另外的就是大批量去海外買糧食,但這個的花費就太多了,讓朝廷花費太多的生意,他們一般不願意做。

    接著便是我設定的打下中南半島,把這裏當成中原的糧食大後方。

    中南半島有著瀾滄江孕育而成的湄公河,再加上了濕熱的熱帶雨林氣候,給這裏的水稻帶來了最好的生長環境。

    況且這裏的水稻還能一年三熟,質量和口味都是上層的不說,產量也是全球數得上號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