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三王出京(1/3)

作者:俊秀才字數:6434更新時間:2023-08-14 17:00:31

    黃河之上,數十艘大船徐徐的航行著。

    二月的季節,還稍微有些寒冷。

    但站在船頭上麵的柳銘觀,卻是精神抖擻,看著兩岸的景色,嘖嘖感歎著。

    “想不到啊,孕育了老秦人的八百裏秦川,如今已經變成了這個模樣兒。”他說道,“銘淇,你說這樣下去的話,陝西的景色會不會情況越來越難看啊?”

    他旁邊就是柳銘淇。

    而柳銘觀說的自然是兩岸果露的山體,看上去黃禿禿的,隻是略微有點綠色。

    肉眼可見那些山土,都有點搖搖欲墜的想要落下來,混入黃河水中。

    文人們更能清楚青山綠水的概念,因為這些都在史書裏麵記載著的。

    但是他們卻不懂更多的生態係統。

    柳銘淇趁機就道:“銘觀哥,這其實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因為民眾們缺乏燃料來做飯取暖,所以不斷的砍伐樹木,使得樹木減少,從而不能緊緊的抓住底下的泥土,泥土便會像是剛才你看到的那樣,慢慢的滑落到黃河之中。

    一段兩段的無所謂,但黃河上遊都是如此的話,那麽黃河的泥沙便會越來越堆積,一旦經過幾年、幾十年的時間,泥沙堆積了,必然會推動水位不斷上漲。

    而這種事情平日裏倒沒有什麽,如若遇到上遊大暴雨或者冰山融化更多,那麽就會卷裹著更多的河沙與河水,蜂擁的衝擊下遊,從而出現了中原大地上的黃河泛濫,水龍突破堤壩,破壞一切能見到的土地。

    同時這種水土一旦保持不住,黃河上遊也會越來越貧乏,沒有能供給耕種的土地,也沒有可以使用的好的水源,民眾們越來越窮困。但反過來說,他們越來越窮困,便會越依賴去砍伐樹木,以此來換取更火的費用。

    所以你現在看到的這幅情景,實際上對我們大康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倘若長期不去管的話,要不了一兩百年,黃河三五年泛濫一次,災害越來越嚴重,大康民眾越來越窮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柳銘觀聽得目瞪口呆。

    他本來是在感歎黃河兩岸的風景沒有之前漂亮了。

    誰知道柳銘淇跟他說了這麽一大堆。

    柳銘觀雖然是一個喜歡吟詩作對的文人,但他的心地很善良,不是那種沒心沒肺的貴族子弟。

    回想著柳銘淇說的嚴重後果,他的臉色凝重了起來:“既然如此,銘淇你跟聖上進言過嗎?”

    “當然說了。”柳銘淇頜首道,“本來他們就要認真的討論,並且做點什麽的……結果去年一開始就遇到了敵寇入侵……按照現在的狀況,三年恢複正常都算運氣了,五年之後開始全力治理,都算是很值得歡慶的事情。”

    柳銘觀皺眉:“還要等五年才做?那豈不是十年才能做好?”

    少年啞然失笑,“銘觀哥,你想得太簡單了,這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兒!重新種植樹木、讓水土不再流失隻是一方麵,關鍵還在於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否則他們窮了,還是隻有不斷的去砍伐樹木,這樣我們栽種的速度能比得上他們砍伐的速度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