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果然了得(2/3)

作者:青城無忌字數:9064更新時間:2019-06-30 07:55:49

    鍾惦非被文章的觀點驚到了,在中國電影界素有“南謝北謝”的法,的是魔影廠的謝晉和北影廠的謝鐵驪,他們是這個時代中國電影的代表性人物,而這篇文章竟然謝晉、謝鐵驪他們的作品跟其他導演隻是內容不同,在電影語言上沒有太大區別,沒有個人風格,缺乏創造性,這也太敢了!

    不過這篇文章不像其他的電影評論那樣,隻是指出電影的不足,發一通議論;文章以王成犧牲一場戲為例,詳細闡述了文章作者的構思,如果是他來拍這場戲,會怎麽拍。

    在電影中王成犧牲前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給的是特寫,一個鏡頭完成。文章作者認為這樣拍太平淡,沒能很好的調動觀眾的情緒。如果讓他來拍,在王成喊出“為了勝利”四個字後,會立刻切鏡頭,給反應鏡頭。先是切王芳的鏡頭,王芳好像聽到哥哥在喊口號;然後切王文清的鏡頭,王文清似乎聽到了兒子王成的喊聲;再切誌願軍指揮部聽到王成喊口號時的反應;最後切回到陣地,拍王成犧牲。這樣一來,觀眾的代入感會更強,整個情節會更動人。

    鍾惦非默默地想了想,發現這場戲按照作者的方式處理確實更加震撼,也更加動人。在王成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同時,切王芳、王文清和指揮部的鏡頭,打破了時空界限,給人一種王成的口號傳遍了大江南北的感覺。同時,在王成喊出這句話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王成要犧牲了,這時候切妹妹王芳、父親王文清和誌願軍指揮部的鏡頭,會讓大家感同身受。采用這種拍法後,帶來的情感衝擊確實比原版《英雄兒女》要強烈得多。

    寫這篇文章的人水平極高,對鏡頭、對電影語言有極深的研究,難怪他敢謝晉他們在視聽語言上缺乏創造性,這個人的水平果然了得!

    想到這裏鍾惦非翻到文章開頭,看了看作者的名字,許望秋,沒聽過這個名字,應該是年輕導演!不對,文章是張克拿來的,應該是北電的年輕老師,不然文章也不會到他手上;看來北電出了個很厲害的年輕人啊!

    鍾惦非繼續看文章。在文章最後,作者非常明確指出今中國電影與世界現代電影的距離大大拉開了,中國電影的表現手法落後、陳舊,並提出中國電影應該向西方學習,特別是向好萊塢學習,從而實現中國電影語言的現代化。

    看完文章,鍾惦非內心極為震動。這篇文章雖然不長,但像一個高明的刺客,直接刺在了中國電影的命門上,讓人無法反駁,整篇文章含金量十足。

    張克見鍾惦非看完文章沉默不語,問道:“怎麽樣,看完這篇文章什麽感覺?”

    鍾惦非回過神來,手指在稿紙上輕輕敲了敲,意猶未盡地道:“這篇文章可以是一針見血,切中時弊。作者對電影、對電影語言有極深的研究,可惜文章太短,很多地方沒有展開,沒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討。”他興奮地道:“這是你們北電哪個老師寫的?我想和他聊聊。”

    張克心想不是不想深入的探討,就兩個時,那家夥根本沒有時間深入!他嘴角露出一抹古怪地笑容:“不是北電的老師寫的。今年北電恢複招生,我到長安考區監考。複試有一個考題是看電影寫影片分析,這是其中一個考生寫的文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