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楔子(偽)(2/3)

作者:眉毛笑彎彎字數:7096更新時間:2021-01-20 22:13:26

    《紅樓夢》不但有很多人喜歡,給它續作或是模仿著寫類似的小說,還有一群讀者喜歡研究,特別是追求書中的人物。於是所謂“紅學”裏頭,就有那麽一派,專門考據作者還有書中人物根源的。他們大致的說法就是:書中的賈府,就是影射的江南織造府曹家,因為作者曹雪芹的爺爺、爸爸就是做的這個官。後來又流傳出一種說法,說其實《紅樓夢》寫的是皇族的野史,因為暴露了滿清皇帝的一些私密這才被禁封什麽的。這種說法漸漸地有市場,於是乎在原本那些喜歡繁華富貴、專門寫點家長裏短兒女情長的仿紅樓體小說外,又增加了一類:他們直接把《紅樓夢》中的賈府“還原”成清代的曹府,把曹家人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努力轉變曹家命運,讓曹家不但能夠繼續為官,還更進一步地煊赫鼎盛。

    這一種類型的小說吧,有趣還是有趣的,但是要說味道,已經徹底沒了《紅樓夢》的味道。這是為啥捏?因為,如果曹雪芹確實就是《紅樓夢》作者,而且他真的就是江寧織造府曹家的後代,那麽他就真真切切有過少年時代的那麽一種富貴優渥的生活,而續作或是仿作的作者們是沒有這樣生活經曆的,於是不管怎麽寫,他們都寫不出曹雪芹筆下的富貴味道來。不過話說回來,難道真要親眼所見親身經曆才能把故事寫得真實可信,才能夠感染他人?這又不一定。司馬遷也沒看過垓下之戰,一樣精彩動人。所以說,後人不斷考據,不斷創作,千裏挑一萬裏挑一,總會有非常符合真情實況,值得一看的小說出來。而就是為了這麽一兩本值得看一看得到小說,就足夠我們這些讀者發揮大無畏的掃雷精神,每天在網絡上尋尋覓覓,“雖千萬雷吾往矣”。

    那啥,以上拉拉雜雜一大堆,估計很多人覺得這是在湊字數。不過我親愛的讀者們誒,說這麽多其實隻是想掏心窩子地跟你們扯一扯,我為啥在刨著hp的百萬字大坑同時還要再開一個紅樓的同人。我相信我那些最可愛也最堅定的讀者絕對有耐心看完我的囉嗦,而那些頭一次來到坑邊的……跳或不跳不是我能決定的,但如果不跳,我會有點落寞憂桑……

    我一直覺得,紅樓同人好不好,作者很重要。很多人說高鶚不好,但人家能頂住壓力,這麽多年的百二十回《紅樓夢》流行。其他續作或是改作的人就沒這個水平。而最近,紅學雖然興旺(甚至有點異樣地興旺),但真正科班學者或是資深文人寫紅樓續文的基本沒有(某劉乃兩不靠的奇葩)。我們能看到的,絕對多數都是網絡同人小說,普遍的年輕人的作者群。然後,問題就來了。

    中國曆史五千年,滄海桑田風雲變幻,絕對是最近的一百八十年來變化最激烈:從天朝上國到東亞病夫,受盡列強屈辱之後,終於重整河山國家複興,一百多年的痛苦後迎來新生,這種獨立和平真的是珍貴非常。不過,站在國家或者說曆史的角度,一百年的時間可能也不算太漫長,而從一個人來說,一百年已經是一生。所以我們這些生在和平時代,成長於國力總體上升階段的年輕人來說,就算可以從史書啊老師啊長輩們那裏知道過去的情景,但終究那不是親身經曆,少了一份切膚之感。這個時代的資訊如此發達,在言論等方麵又是有史記載相對最為寬鬆自由的時期,所以年輕人常常聽說了一點東西,就敢隨意地評論,還會堅持認為自己的見解就是正確和高人一籌。又有一些人,大概是出於“隔岸觀景”的心理,總覺得河對岸的風景更漂亮,總覺得古代的生活更美好,一味懷舊,各種頂起“複古”的大帽子;或者是那些自稱喜歡古典文學,喜歡舞文弄墨寫詩寫詞的,但真正看他們的作品吧,既不符合詩詞基本要求的聲調格律,也沒有深刻的含意韻味,隻是單純的堆砌詞藻,看著華麗唬人,可到了真正行家裏手麵前就隻能貽笑大方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