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三章 趙率教(1/2)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8754更新時間:2019-03-15 17:21:48

    月下,一隊馬步兵正快地行進著。WwW COM這隊馬步兵由15騎兵和5步兵組成,全隊輕裝簡行,隊伍很長,延綿一兩裏地。

    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卻沒有一個擅自掉隊。這些士兵中,有的三四十歲的模樣,而有的隻有十六七歲的光景,不過每個人的眼中都透著一股濃濃的殺意。

    關寧軍,大明最強的軍隊,沒有之一。正是他們在遼東的存在,讓努爾哈赤兵敗寧錦,讓皇太極不得不改道蒙古,從薊鎮破牆而入。

    六十馬軍前哨後頭,是一匹棕色的高頭大馬,馬上的漢子身著魚鱗甲,紫銅澆築的靑獸護肩、護腹,前後背各一麵黃銅護身鏡,錦緞襯裏,又彩繪牛皮護身,端的是一個威風赫赫的大將。漢子年約五六十歲,長年的戎馬生涯不但讓他看上去絲毫不顯遲暮,反而讓他身背挺拔,精神奕奕,確比尋常壯年男子更為陽剛。

    趙率教,字希龍,號明善,萬曆年武進士出身,現任山海關總兵、平遼將軍、左都督。在明史中,他是一員毫無爭議的良將,同時也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無賴——至少在某個階段

    比如努爾哈赤攻遼陽時,趙率教身為主帥袁應泰的中軍(參謀長),卻沒有盡參謀長的責任,將這個戰役指揮得一塌胡塗。清軍攻破遼陽,袁應泰殉難,趙率教二話不地溜了。照理論法當斬,不過在他一番上下活動之後,竟然神奇地躲過了一劫,足見其活絡和油滑。之後,一心想東山再起的他,看到王化貞大敗後,關外各城都成為無人管的地方,於是又盤算起了投機買賣,帶著三十來個家丁就大言不慚地去收複前屯衛,這種吹皮竟然把經略王在晉都動了,足見其傑出的忽悠能力。更絕的還在後頭,等他快到達前屯衛時,現那已被蒙古人占領了,便不敢再進,等到遊擊魯之甲千辛萬苦趕走蒙古人後,他才厚著臉皮、大搖大擺地進城接收。

    總之,這人在前半生是個貪生怕死、投機鑽營的市井無賴,但是自從投到了袁崇煥門下後,卻突然變了個人似的。在錦州大戰中,後金幾萬大軍圍困錦州長達二十四。他五拒勸降,率孤軍與皇太極大戰三場,戰二十餘場,幾乎每戰皆勝。從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幾乎日日激戰,逼得皇太極又從沈陽增兵,卻仍然攻不下錦州,最終磨得剛剛上位不久的皇太極徹底沒了脾氣,不得不退兵,從而守住了關外重鎮錦州城。

    這是一個極富個性的大將,他懂市井投機,因而決策時毫不教條和呆板,他又懂行軍打仗,因而具備統領大軍的基本素養。更難得的是,年近六十的他,如今早已洗去了年輕時的輕狂和不羈,剩下的隻有對風雨飄搖中的大明一片赤忱。

    大隊默不作聲地向前疾行,整條路上隻有馬蹄聲和士兵的腳步聲。

    驀地,前方忽然出現了幾十個火把,似乎正朝大隊疾馳而來。

    前哨馬隊現情況,隨即吹響了警角,同時停下來呈錐形散開。

    大隊立即進入了有序的戰備之中,長矛兵飛進入前哨馬隊擺好的錐形區域內,他們的後頭,又列了一隊騎兵,騎兵的後頭是弓箭手,弓箭手眨眼間已經都拉弓上箭了。

    列陣完畢,秦書淮離最前部的馬哨還有近百米的距離。

    看到對方嚴陣以待,為避免誤會,秦書淮趕緊喊道,“錦衣衛通州千戶秦書淮,特來拜見趙將軍!”

    馬哨中一參將示意全隊勿動,然後衝秦書淮喊道,“秦千戶,令你的馬隊原地止步!”

    秦書淮當即示意所有人呆在原地,然後帶著李敬亭、孟威、孟虎拍馬上前。

    對那名參將道,“在下錦衣衛通州千戶,有要事求見趙將軍,煩請將軍通報。”

    參將皺了皺眉,道,“錦衣衛?可有憑證?”

    秦書淮摸了摸身上,這才想起自己的令牌在遵化丟給守城的校尉之後沒有要回來,心裏不由地苦笑,雖然這兩自己在李敬亭等人麵前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其實卻不免也有心惶失神之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