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李自成(1/2)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7404更新時間:2019-03-15 17:22:16

    建奴過薊州,直逼京畿,朝野震驚。  WwWCOM

    作為京城門戶的通州進入了全麵戒嚴的狀態,所有人都隻準進不準出。通州城內錦衣衛、東廠的人如蝗蟲一般四出,全城緝拿奸細,一時間通州城內的乞丐不論男女老幼全部關押,稍有反抗即格殺勿論。除了乞丐,其他任何可疑人物也一並遭到逮捕,而且不給任何理由。

    東廠的人借機大斂錢財,城內富戶無不遭其勒索,稍有不瞞者便被按上奸細嫌疑的罪名就拉到了大牢,先打你脫得一層皮,再無限期關押,就算最後證明你不是奸細,出來時也隻剩下半條命了。

    通州錦衣衛中雖然也有個別人借此橫財,但總體情況還好一些。一是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平時馭下相對較嚴,錦衣衛相對東廠本身就要好一些,二是通州錦衣衛平時由李敬亭帶著,李敬亭也是個對下屬嚴厲的人。

    不僅在通州城內,連城外方圓二三十裏的區域內,也到處都是廠衛的密探。

    一時間,通州一帶百姓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不過效果也是顯著的,北丐在通州的內應幾乎被盡數拿獲。盡管還有很一撮人隱藏在城中,但在極度的戒嚴下,任何人都無法從城中出來,後金絕對沒辦法再弄到情報,也不可能複製他們慣用的裏應外合的伎倆。

    建奴在西進,朝廷在緊急布防,而各地勤王大軍也在以極其緩慢的度聚集。

    事實上,自建奴破牆幾日後,朝廷就已向各地連勤王詔書,要求各地大軍迅開拔拱衛京畿。然各地響應者眾,真正兵者少。或曰尚在召集,或曰擇吉日開拔,但借口最多的是:糧餉未夠,正在籌集。明末的邊軍有一個很奇怪的規矩,那就是平時你欠點餉沒什麽要緊的,但是一旦大軍要開拔去作戰,你就必須得先一筆餉銀,到了目的地之後,再一筆。要是沒有餉銀,士兵很可能鬧事,很多嘩變就是這麽來的。

    明末時期,朝廷都把銀子砸在寧錦防線上了,所以各地駐軍大都極為缺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餉銀誰都不敢指揮軍隊出征,這也是號稱四十萬勤王軍最後沒幾萬能抵達京城的主要原因。

    但這其中又有例外。

    甘肅巡撫梅渙之在餉銀不足的情況,抱著一顆忠君愛國的赤忱之心,以楊肇基為總兵,王國為參將兼先鋒,帶著幾千兵就趕來勤王了。

    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八,甘肅勤王軍抵達榆中縣。由於開拔之前沒餉銀,所以軍中一直流傳著大軍到榆中之後就餉銀的法,士兵們都很亢奮。要知道甘肅是全國欠餉最嚴重的地區,欠餉高達六成。不過直到當晚上,士兵們都沒有看到要餉銀的跡象,於是幾個膽大的老兵油子就召集了一些人,跑去縣衙門問餉銀的事。

    要榆中縣的縣令也是倒黴,本來大軍的餉銀關他一個縣令什麽事?但軍中傳言餉銀已經運到榆中,就在縣衙之內。這或許是某個軍官被問煩了隨口的,但那縣令就倒黴了。餉銀既然在你這,大家不找你找誰?

    一大群士兵氣勢洶洶地跑到縣衙,縣令也不敢怠慢,趕緊跟大家解釋我這真沒什麽餉銀,不信你們進去搜。沒想到這些急紅了眼的兵也不客氣,還真就把他綁了,然後進去搜餉銀去了。

    餉銀當然沒有,不過這麽一來卻把參將王國給招來了。王國一看縣衙聚集了這麽多兵,而且群情激憤,心道不妙,這是要嘩變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