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禁與走私(1/2)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7622更新時間:2019-03-15 17:22:28

    火點起來了,火焰足足竄起來有一人多高。  Ww WCOM

    花沉又找來了些枯藤,一根粗木棒,是要把鄭芝洞捆在木棍上,然後像烤乳豬一樣烤。

    鄭芝洞認為秦書淮他們真的幹得出來,因為他們既然能輕易地從重兵防守的衙門裏衝出來,就肯定不會怕官兵。一般的匪徒還會怕殺人償命,但是這三人的武功深不可測,又怎麽會把官府放在眼裏?

    老奸巨猾的他開始扛不住了。

    慌忙喊道,“好漢,好漢我沒不想啊,我隻是回憶下,回憶下而已啊!”

    秦書淮陰笑一聲,“回憶?那你回憶好了沒有?告訴你,老子的耐心很有限。”

    鄭芝洞忙不迭地點頭,“回憶好了,回憶好了!”

    “行,那就吧,我希望你的回憶的東西不要太離譜,要不然我的耐心真的會到頭的。”

    “不、不會,我保證實話實。那個趙老爺,他之前在寧波府是做外洋生意的,做的雖然不算大,但也算有名氣了。”

    秦書淮聽到“外洋生意”,頓時微微一驚,心道,外洋生意不就是外貿?

    明朝自洪武年間就開始實行海禁政策,一般商人絕對不可能參與對外貿易。期間雖有鬆弛時期,比如隆慶時期的開關,但到了嘉靖年間海禁再度強化,明朝幾乎與外界斷絕了貿易往來。到了崇禎朝,除了福建一帶的大海盜,幾乎就沒有民間的對外貿易了。

    崇禎登基之後雖然有意重開海禁,來增加收入,但是遭到了東林黨人的一致反對,所以開禁之事隻好作罷。

    從秦書淮的眼光看,開放對望貿易對明朝自然是極好的。當時的明朝是全球物產最豐富的國家,隻要開放海禁,全球白銀勢必大量流入明國。另外,如果開放了海禁,明朝才能放眼看世界,從而不會在下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中被世界所淘汰,或許這樣能避免一大段屈辱的曆史也不定。

    不過現在不是討論海禁好不好的時候,而是在朝廷嚴厲的海禁政策下,趙老爺是如何打通各種關係進行對外貿易的?好聽點這叫“外洋生意”,現實點他就是走私!而想要走私,不買通各級官員是絕對辦不到的。

    秦書淮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東南沿海各級官員肯定有不少在暗地裏與不法商人一起在搞走私的勾當。而且憑直覺,他認為這事東林黨一定脫不了幹係!

    為啥?因為下士子皆東林啊!如今大明朝的官員八成以上都是東林黨,走私這麽大的事情,沒有東林黨參與和默許能搞起來?

    也就是,東林黨人先讓阻止崇禎開海禁,然後在私底下悄悄扶植一批走私的商人,讓他們壟斷全國的走私貿易!

    他們為什麽這麽做?其一,這樣一來全國走私的就隻有那麽幾個寡頭,因為人少自然容易控製,可以隻要控製住這些寡頭,東林黨就變相控製了整個大明的“海關”。其二,明朝在開禁期間的海關稅收極高,按慣例是值十抽五,也就是要收5%的關稅,但是直接走私的話,就一文錢都不用交了!

    東林黨真是打的好算盤哪!他們寧願讓崇禎窮得叮當響,也要先把他們自己給喂飽了啊!也對,要不這麽搞,那些號稱“清流”的東林黨人怎麽享受人生?比如那個錢謙益,號稱清流中的清流,而且多年不做官不拿俸祿了,在認識名妓柳如是之後,居然還能大手筆拿出錢來蓋“絳雲樓”和“紅豆館”兩棟豪宅送給柳如是,錢哪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