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八十四章 薊鎮局勢(1/2)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7104更新時間:2019-03-15 17:23:27

    “當前,朝廷在薊鎮總計有二十萬大軍,其中有袁督師的四萬關寧軍,大同軍、昌平軍、宣府軍各一萬,以及薊鎮原有的十三萬的當地衛軍(注:就是俗稱的屯田軍)。”孫承宗指著地圖又道,“在遵化城內,原先總計有七萬兵力,分別是三萬關寧軍和四萬的衛軍,不過打到現在,據最新塘報顯示,目前還剩下五萬左右的兵力。而建奴方麵,原先有七萬精銳圍城,這一個月打下來,估計還剩下五萬精銳。”

    秦書淮微微頷首,心想袁崇煥守城的本事確實不錯,在官軍素質不如韃子兵的情況下,硬是打成了一比一的戰損比,而且遵化也沒丟。

    想了想,又問道,“建奴的其他部隊,還出現在哪?”

    孫承宗指著三屯營道,“建奴有三萬精銳布置在三屯營附近,不過並沒有進攻。另有兩萬大軍則剛剛攻下三屯營南邊的遷安,並且有繼續攻打遷安以南的永平城。對了,永平城和遷安離山海關也不過00多裏地而已。”

    秦書淮馬上道,“山海關現在由誰鎮守?”

    “遼東總兵吳襄。”孫承宗道。

    秦書淮脫口而出道,“吳三桂他爹?!”

    實話,吳襄鎮守山海關,秦書淮是很不放心的。曆史上的吳襄,在崇禎四年的大淩河戰役中,奉祖大壽的命令去增援,結果半道跑了,因此下獄。後來不知道為什麽,崇禎又複用了他,直到李自成兵臨紫禁城下,吳襄任京營提督,結果大敗,被李自成活捉。這樣的人,即便拋開他的兒子吳三桂不談,也不是什麽可靠之人。

    不過他現在也沒法。難道要他跟崇禎,自己掐指一算,算出吳襄不是個好東西麽?

    “侯爺認識他?這吳三桂是何人?”孫承宗問道。

    “這個……”秦書淮幹笑一聲,然後含糊其辭地道,“略有聽,孫閣老你且繼續。”

    孫承宗也就不再追問,繼續道,“除了這些,建奴大概還有一兩萬主力和幾萬廝卒分散在已經占領的漢兒莊等地。相對的,我軍除了在遵化有五萬,在薊州和三屯營也分別有六七萬。薊鎮的局勢,大概就是這樣。”

    這時,崇禎插話道,“秦兄,簡單點,就是建奴圍了遵化城,然後又東進遷安、永平,你看他們會不會去打山海關,然後回頭和朵顏部一起進攻錦寧?現在寧錦可沒多多少兵啊!”

    寧錦防線是一條狹長的地帶,從地理位置上,夾在朵顏部和後金之間。如果山海關被破,後金從山海關和沈陽發兵,兩麵夾擊,而朵顏部自西往東進攻,就形成了三麵夾擊,寧錦防線卻是很危險。

    秦書淮想了想,道,“應該不會。建奴眼下錢糧奇缺,進入中原隻為劫掠,不為地盤。而如果要拿下山海關、錦州、寧遠等地,他們的代價勢必也不會。要知道建奴這次已經是集全國之力了,這十幾萬兵如果損失過半,他們在蒙古諸部麵前的威懾力也將失去大半,到時候這些蒙古人不但不聽他的,反而還會去搶他的草地和牧場,這可就得不償失了。”

    孫承宗問道,“侯爺如何確定此次來犯之建奴已經是他們全國之力了?老夫怎麽聽,他們在沈陽還有十萬精兵?話回來,近年來建奴不但占據了遼東大部,還征服了蒙古諸部以及朝鮮,難不成他們攏共就這些兵馬?”

    崇禎也表示驚訝,聽完孫承宗的話後又跟著道,“秦兄,建奴真的就這點人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