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三章 李定國的平川之策(1/3)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11992更新時間:2019-03-15 17:23:41

    李定國停下來喝了口茶。

    沒人插話,都看著他喝茶,等著他繼續。

    喝完茶,李定國又不緊不慢地道,“三將之中,還剩下一個吳玉田。吳玉田我雖未曾與他交過手,但他四川副總兵的位子,是曹國彰以及周延儒等人費盡心機一步步幫他爭取來的,可以東林對他恩重如山。而且,因為他是後提拔的副總兵,因而家眷目前不在京師。那麽反過來,他的家眷應該在曹國彰手裏了。所以,至少從表麵來看,吳玉田是忠於曹國彰的。”

    聽到這裏,秦書淮問道,“那麽,李參軍的意思是?”

    李定國道,“夫戰者,知己知彼則百戰不殆。要確定取川之策,首先得確定曹國彰將會如何使用這三人。首先,廣元城的守將,現在必然不是李忠明。”

    賀人龍馬上道,“半月多以前,我軍探得駐守廣元城的正是李忠明部。而之後,我們並未收到李忠明部調走的消息。”

    李定國道,“賀將軍的意思,是你們在廣元城有個把內應吧?”

    賀人龍想了想,覺得了也無妨,就道,“沒錯,內應是可靠之人。”

    “這隻能明賀將軍的內應要麽被殺了,要麽就隨李忠明撤走了,而撤走之前他沒有機會傳出消息來。”

    賀人龍微怒,道,“李參軍何以如此肯定?”

    李定國平靜地反問道,“入川之道,自古隻有兩條。其一由漢中至廣元而入,伐劍門、趨綿竹,進而直逼成都,曰北道,也稱陸道、山道。其二,溯長江、烏江兩道而上,過夔門,越廣漢,直赴資陽、內江等地,稱西道或水道。曹國彰要自立,必遣精兵悍將把守此二道。他手下最能打的三大猛將之中,唯李忠明是絕對效忠於他的,他怎會不把他放到更為緊要的地方?廣元城是入川門戶沒錯,但官軍要攻下廣元易如反掌,把李忠明放在廣元,不是讓他和他手下的兵白白送死?曹國彰應當不會舍得吧?”

    眾將聽後,都無不微微點頭。

    秦書淮更是咧嘴一笑,越聽越是歡喜。

    這番話得賀人龍啞口無言。

    李定國就繼續道,“如今曹國彰想必已經知道國公爺率大軍抵達陝西的消息了,那麽他也可以確定官軍會走北道。而北道之中,以劍門關最為險要,隻要卡住劍門關,北道就固若金湯了。故而曹國彰一定會把最保險、最重要的棋子放在那裏,那顆棋子當然是李忠明了。”

    “如果李忠明駐守在劍門關,那麽在劍門關之後,同樣重要的綿竹關就必然是章立真把守。至於原因,如我剛剛所,曹國彰雖器重章立真,章立真看上去也對曹國彰忠心耿耿,但白了章立真畢竟是朝廷派去的四川總兵,而且家眷都在京城,曹國彰不可能不對章立真有所提防,讓章立真留守成都的話,恐怕曹國彰要睡不著覺,所以會派他去離成都更遠的綿竹關。”

    “那麽,最後一個吳玉田,自然要留守成都了。曹國彰對吳玉田的器重不輸於李忠明,不止曹國彰,周延儒也很器重他,否則也不會一定要讓他做四川副總兵了。”

    李定國完,孟威馬上問道,“李參軍就這麽有把握嗎?”

    李定國道,“李某曾帶兵在川內盤踞多時,因而對各路川軍頗為熟悉。現在川內能用、能打的就這三員大將,以及他們手下的十五萬精兵,其餘將領與川外大多數衛軍將領一樣,根本不堪一擊,想必曹國彰自己也很清楚。如朝廷不發兵從西道進川,此布置應當不會調整。”

    到這裏,賀人龍不禁問道,“李參軍曾帶兵在川內盤踞多時?這是何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