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零三章 被認出來了(1/3)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11858更新時間:2019-03-15 17:23:52

    一路向東。

    崇禎四年正月初一,秦書淮抵達陝西固原。

    固原城內洋溢著過年的喜氣,鮮紅的對聯隨處可見,各色的爆竹處處綻放。甭管有錢的沒錢的,在這一都必須笑臉迎人,見人就幾句吉祥話,互相恭祝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平平安安,這是亂世的老百姓最大的奢求了。

    越往城中走,人就越多。城裏頭到處張燈結彩,尤其是那些富貴人家的府邸,以及有實力的商號店鋪,房子就像一個個姑娘似的,無不披紅帶彩,好不喜慶。

    時值中午,隻見城中臨時搭起了無數的施粥鋪子,幾乎每百米一個,那是城中富戶免費供應給窮人以及路過的外鄉客的。

    這是一樁老例,便是災荒的年歲都不曾斷。哪家大戶的過年“例粥”要是斷了,那準是這家遭逢了大變故,或者出了敗家子。同樣,哪家今年要是第一次來施舍“例粥”,那就意味著這家去年飛黃騰達了,必然會成為過年期間全城熱議的話題。

    不過秦書淮還是看到,好多衣冠楚楚的人也在施粥鋪那排隊,笑嗬嗬地領上一碗粥,外加一塊鹵肉、鹹菜。

    照道理有錢還來占便宜,這可有點不過去,不過奇怪的是無論是施粥的還是領粥的,都不以為意。

    秦書淮好奇心大,就找了個老者打聽了下。

    原來,因為施粥的多,窮人根本吃不完,於是漸漸地有錢人也來湊個熱鬧,幫忙一塊兒吃。甚至有的自己家就在施粥,卻非要跑去別人家的粥攤去嚐嚐,慢慢地這就成了一種慣例,叫吃百家粥。

    末了,老者還意味深長地問了他一句,“友,你觀那些貧寒之人,如何吃得笑意盎然,其樂融融也?”

    秦書淮頓時明白了。

    這些富人鄉紳帶頭一起吃施粥,不隻是為了避免粥浪費,更大的用意在於避免那些貧寒人家來吃施粥時的尷尬。

    畢竟大過年的,誰會願意為了一口粥顯得自己家裏窮?明朝不是秦漢時期,社會經濟已經十分發達,就算寒門之人,過年吃口粥還是吃得起的。如果要被當成乞丐一樣施舍,恐怕在這個崇尚骨氣門風的時代,是沒有多少人會來吃的。

    而富人鄉紳們一帶頭,反倒是更像一種風俗,甭管貧賤富貴你隻管吃就是,沒人用有色眼鏡瞧你。

    就連行善都考慮地如此周祥,大概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可愛之處吧?

    秦書淮不由大受感動,衝那老者深深作揖,道,“多謝老人家,子明白了。所謂嗟來之食不可食,便是此道。貴地鄉紳,真乃大善也。”

    “嗬嗬嗬,富者行善,不欺其貧。貧者受施,不失其誌,此乃大道也。”

    老人家話文縐縐的,顯然是個讀書人。而且他穿的衣冠整整,身邊還跟著個仆人,可見家世也不錯。

    卻還是自己拿了個碗,樂嗬嗬地走向了一個施粥鋪,留給秦書淮一個蒼勁的背影。

    秦書淮承認,他真心喜歡這個的世界,這個崇尚禮義廉恥、詩書禮樂的時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