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十三章 又要出門了(1/3)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10292更新時間:2019-03-15 17:23:55

    六月,新政後的第一筆商稅收上來了。

    鹽稅、捐稅、礦稅、茶稅、銀稅(銀號交易的稅收)以及各行各業的“契稅”,加起來總計兩百七十萬兩。

    因為新的稅務司基本是在四月底才覆蓋完長江以北地區,所以可以看作是五月份一個,長江以北地區所交的稅。

    兩百七十萬兩,差不多接近往年全國半年的稅賦了。

    但是這次,卻隻用了一個月,而且隻是在一半不到的國土內收的。

    另外,海關總理大臣李馥也發來奏報,稱五月份總計收到關稅八十萬兩!

    不得不,讓李馥去總理海關是選對人了。

    這家夥以前自己就搞走私,所以對海關的業務了如指掌。

    他上任後,憑借自己的經驗,首先把江浙沿海一帶的走私路線全部堵死,然後開辟了十一處海關碼頭,規定國內外貨物必須從這些碼頭上岸,否則一旦抓到不但貨物沒收,而且當事者全部嚴辦——不管你哪國人。

    這個規矩,讓以前搞走私的國內外商戶,不但毫無怨言,而且欣喜若狂。

    為什麽?

    因為這代表大明正式開放通商了啊!

    但凡正經想做商人的,誰願意偷偷摸摸地、冒著砍腦袋的風險做生意?以前他們走私,那是因為大明朝全國海禁,他們不得不冒生命危險幹這行。

    如今隻要付出值百抽三十的稅,就能光明正大地與大明做交易,簡直好得不能再好了!

    話值百抽三十的稅高嗎?

    低,簡直低到爆了!

    大明的茶葉、瓷器運到西方,價錢起碼翻二十倍到五十倍,區區值百抽三十的稅算什麽?

    而且句難聽的,以前他們為了走私,要打通多少關節,這其中付出的費用,也遠高於此!

    所以李馥的海關剛剛一開張,就有無數進出口的商戶前來海關公署報備。李馥明知道這些商戶基本都是靠走私起家,但是一個都不追究,全部都給了“執照”。

    於是短短三四個月,當江浙沿岸的海關運作起來後,江浙地區的走私現象就基本絕跡了——即便有,也是那些貪心不足、連一毛錢稅都不想交的亡命徒。而不巧的是,李馥本來就是走私大軍中的行家裏手,所以這些走私犯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走私,簡直是自己作死。

    因為海關在閩南地區尚未正式建成,所以這八十萬兩,僅僅隻是江浙沿岸的。可想而知,當大明開放對外口岸的消息傳遍全世界,以及海關數量的增多,未來關稅的收入必然會繼續飆升。

    對於以上種種,崇禎盡管有些心理準備,但還是被大大地震驚了。

    照這麽下去,大明國賦一年收入破億兩,基本沒有懸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