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樂意的多了(兩章合一)(1/3)

作者:碑塔城主字數:13064更新時間:2019-03-15 17:23:57

    到了濟南府之後,秦書淮直接去了濟南知府衙門,先把聖旨取了出來。

    濟南知府誠惶誠恐地帶著一眾官員,表示要給國公爺接風洗塵,順便匯報濟南府新政的實施情況。

    秦書淮不想打擊官員的積極性,就耐著性子和他們吃了頓便飯,聽取了匯報。感覺做得還可以,就隨口誇了幾句,讓濟南府各級官員都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再三表示一定精誠團結,再接再厲,爭取把新政落到實處。

    恍惚間秦書淮覺得這大明的官場,似乎和他所在的地球的官場越來越像了,尤其是官員的官話,以前這些官員話都是文縐縐的,聽都聽不懂。現在好了,動不動就來個“堅決落到實處”、“讓官員不敢貪不能貪”、“三權分立”、“讓百姓滿意”……

    這些話以前哪有?全都是他的口頭禪,結果一傳十、十傳百,現在傳遍了整個大明官場,大家都作為全新的一套“官話”來學,但凡是個當官的,你要是不會幾句“新官話”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所謂上行下效,大抵便是如此了。

    秦書淮在心裏不禁曬然一笑,到底大明的官場文化,還是個權威文化啊!

    如今官員們不但對自己馬首是瞻,而且連話的方式也要學,也是“落實”地夠徹底了!

    不過話回來,這種文化也未必就是不好的。

    後世的華夏官場也是這種文化,於是精英層的決策都能得到極快的執行,以至於創造了華夏國三十幾年的經濟奇跡,震驚世界。

    這是精英治國的一種方式。

    而反觀某些所謂的“民主”國家,因為沒有權威文化,以至於修一條路、造一座橋都要在議會爭吵個幾年,反而拖累發展。

    當然,精英治國最大的風險,就在於“精英”們是否夠格治國。像之前的東林黨人根本不懂治國,卻被推上了頂層精英的圈子,結果隻能是國之大亂,甚至差點滅國。

    到底,任何製度都有缺陷。

    但關鍵的是,現在的大明正在快速落實新政,需要這種對朝廷無條件服從、上行下效的治國方式。

    與濟南府的官員們吃完飯後,秦書淮就婉拒了留宿的邀請,而是來到街上開始找江河幫的暗記。

    不過沒走幾步,一個挑貨郎就走了上來,問他可是老家來的親戚?

    秦書淮就知道他是白蓮教的了,與他對了幾句,那人確定教主就在眼前,於是當即跪下行禮,掌教使已在雲升客棧恭候教主多時。

    秦書淮便讓他帶路,很快來到了雲升客棧。

    花沉和李敬亭果然都在那。

    兩人見到秦書淮都分外高興,尤其是花沉,這家夥原本就浪跡江湖自由慣了,全因秦書淮才去執掌白蓮教,一去就是近兩年,這兩年他每要處理各方各麵傳來的海量情報,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給秦書淮,同時還要配合秦書淮在各地的行動,甚至規劃落實白蓮教在各地開設妓院、酒肆的“大業”,幾乎一刻都不得偷閑。

    這次跟秦書淮去泉州,對他來就像放了個大假,收到消息當他就大手一揮把一攤子工作甩給了老道,氣得老道差點也要撂挑子不幹跟著來。

    三人數月未見,久別重逢之下,自是要歡歡喜喜地喝上幾杯。

    酒過三巡,秦書淮問花沉,“老花,給你的那一百萬兩銀子,花的如何了?”

    花沉道,“開了八家窯子,兩家酒樓,剩下的都給挪到別的花銷上了。”

    開八家窯子、兩家酒樓自然用不上一百萬兩銀子,秦書淮粗粗一算至少有五十萬兩被花沉挪用了。要是別的部門,他一定要問問這錢去哪了,不過白蓮教的事情很複雜,他也就不問了,畢竟他是信得過花沉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