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章 陰差陽錯(1/2)

作者:中原五百字數:4196更新時間:2021-05-05 19:36:32

    季寥搖身一變,化作俊秀無比的白衣僧,正是僧人了悸。

    他雙手合十,陷入禪定。

    道佛魔三家之法已經融於一身,季寥可以為道,可以入魔,亦可以化佛,這都是他。

    隻是三家之法博大精深,所以長期隨意轉化三家之法,容易造成衝突,嚴重可能精神分裂。

    季寥修行漸臻巔峰,便想出一個辦法,但凡要用出三家之法的精髓,可以用不同的身份來代替。

    比如他現在把自己變成了悸,可以將其視之為自身的一個變化,如此一來,便不容易造成自我認知的偏差。

    其實這也是諸佛神聖常用的法門。

    如觀自在就有水月觀影、千手觀音等法相,傳說中的青帝亦有許多層身份。

    諸法歸一,一法生萬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季寥不過是走上前人走過的道路。

    修行之道,也不必定要走出和前人不同的路。隻需清楚,適合的要吸收,不適合的要舍棄,便可以了。

    佛家的禪定和道家的打坐看似差不多,實際上有不同區別。

    道家的打坐是道心歸於寧靜,一念不生,於虛渺之中,一無所有之境,得證大道。

    而佛家的禪定,在於求空。無論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或者“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最終目的便是空。

    空便是佛家認為的萬物本質。

    空並非是空間的空,而是認知世間萬物之虛幻不實。

    季寥禪定漸深,便認識到周圍包裹著自己的海水並非海水,他見到它們的本質。都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人生七苦,七苦伴隨海水,侵襲季寥內心,所以色受想行識五蘊熾盛。

    能同大菩薩比擬的禪心,亦不能不受五蘊幹擾。

    他到底沒證得如來,仍要受五蘊之苦。

    可是季寥每受一分五蘊之苦,佛法便高深一分。因為這些海水裏既有人生七苦,更有白骨如來用以抵禦七苦的佛法。

    原來白骨如來造出這苦海,卻是為了將苦海渡化,從而磨礪自身。

    當他度盡這無邊苦海之時,便是白骨如來道成之日。

    隻是苦海集聚七苦,世間七苦隨時隨地而生,白骨如來度盡一方海水,便又有一方苦海匯集,除非白骨如來讓世間再無七苦,否則這無邊苦海,他是渡不盡的。

    猶如地藏有無邊佛法,卻也不能讓地獄不空。

    正當季寥沉浸佛法時,懷裏的宮燈忽然離開。這時候,海水上方出現兩個童子,分別是金色和銀色服飾。

    銀色童子拿出一張扇子,對著海平麵一扇,分開海水。

    於是季寥的身形顯現出來。

    同時季寥驚醒,他來不及尋找宮燈,便聽道兩個童子在說話。

    “白骨如來不在,但這人是個和尚,看來是白骨如來的徒子徒孫。我們把他帶回去,要白骨如來放人。”銀色童子對金色童子道。

    銀色童子點了點頭,拿出一個葫蘆出來。拔開葫蘆塞,對著季寥道:“你叫什麽名字?”

    兩童子看來是白骨如來的對頭,顯然不是泛泛之輩。而季寥一看葫蘆,更想起許多故事來,心想自己應了,怕是要被葫蘆收進去。

    他這麽聰明,怎麽會答應。

    於是季寥不出聲,看向兩童子。隻是聽他們的話,好像是以為自己是白骨如來的徒子徒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