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七 江山如畫 第三十二章 驅賊蕩寇(1/3)

作者:天上白雪字數:8034更新時間:2022-02-21 15:13:39

    公元195年秋,一萬三千名渤海軍將士開抵洛陽,立即就地組織民夫,吸納四方義士,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重建和屯田的大計。

    在河北,袁紹雖然再失數城,又有文醜、郭圖等人投向南鷹,實力再次縮水。然而,值此生死存亡之際,袁紹聽從謀士建議,將全部兵馬糧草集中於五原郡和雲中郡的西安陽、成宜、宜梁、五原、九原、臨沃一線,背靠鮮卑,利用天險,在黃河中遊一段與渤海軍隔河相峙。袁紹又以沮授、田豐、逢紀、陰夔等為肱股,以麴義為主將,以牽招、焦觸、張南、呂曠、呂翔等為爪牙,集中主力嚴防死守,擺出了一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死之勢。

    高順恐死傷太大再次影響渤海軍實力,又要分兵襲取上郡、定襄、朔方的廣袤土地,隻得沿黃河南岸建立防線,以圖徐徐進擊,一時間竟然再成膠著之勢。

    在江淮一帶,曹操譴夏侯惇、夏侯淵兄弟統兵四萬,以曹洪、曹純、呂虔、樂進、於禁、李通等為部將,並派出了一直雪藏的騎兵精銳虎豹騎,對袁術勢力開展了全力猛攻,一路攻城拔寨,連敗袁軍,先後陣斬袁術大將橋蕤、部將陳蘭、樂就,收降了袁術大將紀靈,袁術麾下可以獨當一麵的大將隻餘一個張勳,引著梁綱、李豐、陳紀等人苦苦支撐。

    南方的孫權急於擴張勢力,甚至暗懷收回傳國玉璽之心,亦派程普渡江以擊袁術。然而,江東內部不穩,孫權剛剛出兵,便有廬江太守李術公然反叛,孫氏宗族、孫堅弟孫靜之子孫暠借孫權驅逐孫策奪權之名,亦公開與孫權爭權。很快,又有人檢舉孫堅兄孫羌次子、廬陵太守孫輔暗通曹操,意欲背叛孫氏。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正當孫權猶豫是否召回程普時,江東數萬山越又反。孫權一時間焦頭爛額,隻得全力平息內亂,卻是分身乏術再也無法去攻袁術。

    劉備亦看準時機痛打落水狗,他以漢室宗親的名義打出了奉詔討賊的旗號,令關羽守彭城,派張飛、趙雲、陳到三將兵分三路,分襲袁術諸城,地盤不斷擴大。

    徐州陶謙可算得上老謀深算之人,他既與南鷹處於敵對,又與曹操結下了深仇大恨,眼見著天下局勢漸漸於己不利,立即見風使舵,一方麵分別譴使前往長安和渤海,向天子和大將軍南鷹請罪,並表示將積極調撥民夫與物資,支援帝都重建;一方麵憑借與劉備的私人關係,也打出了討伐袁術的旗號,雖然仍未出兵,卻已將支援的糧草送去了劉備軍中。

    這無疑是對袁術的再次當頭一棒,整個袁術勢力已完全處於四麵包圍之勢。若非袁術謀士閻象獻策,掘淮水以成澤國,暫時阻住了曹劉兩軍的攻勢,壽春已是朝不保夕。即使如此,袁術也隻餘十餘座城池,有如風中殘燭,隨時可成塚中枯骨。

    在益州,鷹巢軍團突然一反常態的轉守為攻,從巴郡出兵攻入犍為,吸取了劉焉的全部注意力,實則卻派三千精銳板盾蠻兵穿山越嶺,取道白水,一舉攻占了廣漢屬國,令南鷹集團在益州控製的地盤增加到了三個郡國,與馬騰控製的涼州實現了全麵接壤。連南鷹聞訊後,都高興的說,廣漢屬國雖小,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令馬騰可以隨時隨地支援漢中,更拉開了劉焉的防禦全線,令其屬下的廣漢郡和蜀郡亦處於鷹巢軍團的直接攻擊範圍,更加首尾難顧,打開了攻取益州全境的戰略局麵。

    盤點天下間雄據一方的諸侯勢力,除了上述群雄外,便隻有遼東公孫度、南陽張濟、荊州劉表和交州士燮。公孫度在南鷹的強力震懾下,已經入朝納貢,即使心懷不軌也翻不出什麽大浪。交州正值內亂方定,繼原交州刺史朱符被當地豪強暗殺後,新任不久的交州刺史張津亦因意外身故,令得原交趾太守士燮比曆史至少提前了數年做上了交州刺史,如今正在全力籠絡人心、加強統治,根本無暇他顧。而南陽張濟、荊州劉表似乎除了對重建洛陽一事虛應其事的上表稱賀外,便全然沒了動靜,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